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南京大学出版社《工程师实用手册》第108页(1849字)
优化设计步骤可由图3-11表示。
1.建立数学模设型
应用优化设计方法,首先要把工程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可通过求解的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来反映技术方案中设计变量与工作性能的关系。一般数学模型是由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三个部分组成。设计变量因设计对象而异,对同一个设计对象若方案不同其变量数也不同。一般说来,设计变量愈多,设计的精度就越高,但计算过程也越复杂。在保证精确度的前提下设计变量越少越好。所谓约束条件,就是限制设计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条件,可用约束方程gi(x)≥0和hj(x)=0表示(其中i=1,2,3,…,m;j=1,2,3,…,q)。举例说明。
图3-11 优化设计步骤
图3-12表示由两个钢管组成的平面桁架,在点F处铰接,并在该处承受载荷2P;现假定钢管壁厚和跨度的二分之一取定值,记为和。在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钢管的直径d和桁架的高度H,使桁架在安全承受载荷的前提下,其重量最轻。
图3-12 两杆桁架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设计变量
根据题意,欲求桁架重量最轻,钢管直径d和桁架高度H是需要优化的两个设计变量。
第二步,确定约束条件
根据杆件压应力公式。若杆件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05kg/cm2,则设计变量d和H的取值必须满足:
又若杆件压应力超过欧拉应力(压杆稳定的临界应力),杆件可能发生屈曲,所以,还必须满足:
式中E为弹性模量,F6为安全系数。
除上式(3-1)和式(3-2)两个约束条件外,假如因空间限制桁架高度必须满足18≤H≤25cm,则这也是约束条件。
第三步,建立目标函数
在两杆桁架设计中,目的是使桁架重量最轻,则:
为该设计的目标函数。式中W为桁架重量,ρ为钢管材料的比重。优化目标函数,一般总是使目标函数最小化,因为求最大的问题可以用改变函数正负号的方式变成求最小的问题。因此可将公式(3-3)写成:
至此,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都已建立,完成了两杆桁架的数学模型。
2.求解数学模型,寻求最佳设计方案
求解数学模型,就是在满足全部设计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寻求使方案指标最佳也就是目标函数值最小的那组设计变量值,在数学上也就是求极值的问题。方法很多,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至于找寻最佳设计方案,方法步骤有:
(1)制定目标要求。目标要求是衡量设计方案好坏程度的标准,一般说来,获得的设计方案只要达到预定的要求,就可认为是优化方案。
(2)选择最优化计算方法。通常,不同的数学模型,存在着不同的求解方法。现将主要方法排列如表3-3。
(3)编制迭代程序。由于求解数学模型一般都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所以,在确定最优化计算方法后,就要把它编成迭代程序,转换成计算机语言,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循环计算,最终寻找目标函数的极值,求得优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