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302页(1019字)
【病因】 本病是一种遗传性家族性疾病,男孩比女孩多,主要病变是横纹肌变性,使病肌衰竭萎缩,不能运动。
【临床表现】
一、全身型(假性肥大型):此型较多见,发病徐缓,一般在5~6岁以前开始,初期可出现一定肌群的假性肥大(主要腓肠肌、三角肌),在肌肥大同时,其他肌肉可出现进行性萎缩,先在四肢近端,两侧对称,最后肥大肌群也萎缩。皮肤感觉正常。初发病时,患儿感觉下肢无力,步行摇摆,呈鸭步态,易倾跌,由平卧、坐位到站起时,需先用手撑地,改为蹲立,再用两手扶膝,以支撑躯干,勉强起立。若肩臂肌群受累,则举臂时肩胛骨内侧运离胸壁,宛如鸟翼。晚期可有肌腱挛缩,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也可有血管改变,表现为心率快、心脏扩大等。
二、局限型:病变先见于颜面肌,使颜面无表情,也可侵犯肱三头肌、二头肌、三角肌等。病程较长,可长达5~10年,日趋严重,当并发肺部感染时,可使病情加重。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作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或肌电图检查,以协助诊断。须注意与先天性肌弛缓相鉴别,后者出生时即已存在,逐渐加重,无肌肉萎缩与肥大。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一、一般治疗:注意营养,防止感染。
二、中药治疗:本症属痿症,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常用鹿角胶丸方加减:附子6克、鹿角胶9克、熟地15克、党参15克、黄芪12克、龟板12克、牛膝6克、当归9克、肢凉加肉桂面0.9~1.5克冲服。成药可用健步虎潜丸、全鹿丸或河车大造丸。
三、新针疗法:常用穴位为迈步、四强、足三里、三阴交、肾脊、委中、承山、大椎、曲池、治瘫2、治瘫3等,强刺激。也可穴位注射人参注射液。
四、可试用三磷酸腺甙加兰他敏、乳酸钠或胰岛素疗法,有一定效果。也可试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E、激素等,均无肯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