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体监测技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鸡饲养技术手册》第380页(3681字)
1.血凝(HA)和血凝抑制实验(HI) 有些家禽病毒能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病毒感染鸡后产生抑制病毒血凝性的抗体,用已知的抗体可测定新分离的病毒,用已知的抗原来测定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为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提供依据,使免疫接种科学化。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均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测定免疫后血凝抑制抗体的效价。
鸡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天然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胰酶或磷脂酶处理后,凝集鸡红细胞受体才能暴露出来。因此,鸡新城疫和减蛋综合征抗原为灭活的病毒尿囊液,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为胰酶处理的浓缩尿囊液。
本实验分两步完成,首先进行血凝实验测定抗原的凝集价,以确定鸡新城疫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所用抗原稀释倍数(如果用稳定浓缩抗原,其效价已标定,可以不做本试验)。然后用定量的血凝抗原,完成血凝抑制实验,测定未知血清中的血凝抑制价。
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又分为试管法、微量法。这里仅介绍微量法。
(1)试验材料
①抗原:一般用新城疫Lasota系病毒尿囊液。
②0.5%红细胞悬液:病毒对鸡个体间的红细胞的凝集能力有一定差异,所以在制备红细胞悬浮液时,应采2只鸡以上的红细胞。
采血方法可以用心脏采血法或翅静脉采血法,采血量根据需要而定,在采血前试管中加入抗凝剂(按每毫升血加入2%灭菌柠檬酸钠溶液0.2毫升)。配制红细胞悬浮液时,将血液吸入离心管中,经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将沉淀的红细胞加稀释液,再用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如此反复3次。将最后1次离心后的红细胞按0.5毫升加99.5毫升稀释液即成0.5%红细胞悬浮液。如果采血量多,需要保存时,可将血液放入红细胞保存液中(柠檬酸钠0.80克,葡萄糖2.05克,氯化钠0.42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
③被检血清:采自被检鸡新鲜血液分离血清(HI试验用)。被检鸡采血比例0.2%~0.5%,1000只以下的鸡群最少采10只。
④稀释液: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
⑤微量反应板:常用96孔“V”型板,试验板要求清洁、干燥。
⑥25微升定量移液器及塑料吸液嘴,如无移液器可用稀释棒。
⑦微量振荡器:如无此器,也可用手摇动代替,但不能荡出孔内反应物。
(2)实验方法
①血凝实验:首先将反应板1~12孔标号,用微量滴管向每孔加入稀释液0.025毫升(25微升)。用移液器吸取抗原0.025毫升加入第一孔混匀后,吸出0.025毫升加入第二孔混均匀后,吸出0.025毫升加入第三孔,如此做倍比稀释,直到11孔为止,最后从11孔吸取0.025毫升弃去。用微量滴管每孔加0.5%红细胞悬浮液0.025毫升。在振荡器上振荡混匀(1~2分钟),置18~22℃环境中,60分钟观察结果。每次测定样品都应同时做红细胞对照。
结果观察:将反应板倾斜成45度角,沉于孔底的红细胞沿着倾斜面向下呈线状流动者为沉淀,表明红细胞未被或不完全被病毒凝集。如果红细胞铺平孔底,凝成均匀薄层,倾斜后红细胞不流动或呈横线,说明红细胞被抗原所凝集。以呈现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液的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该抗原红细胞凝集效价。如表14-3举例,病毒液的效价为1∶256。HI试验时,原抗原液应做256/4=64倍的稀释。
表14-3 血凝试验(HA)
注:表示完全凝集;、表示部分凝集;-表示不凝集。
②血凝抑制试验:用微量滴管在1~10孔内各加稀释液0.025毫升,第十一孔加0.05毫升。移液器连接吸液嘴后吸取被检血清0.025毫升,放入第一孔混匀后,吸出0.025毫升放入第2孔混合,如此做倍比稀释到第九孔,从第九孔吸出0.025毫升弃去。稀释其余血清前,移液器均需要更换吸液嘴。从第一至第十孔,每孔加入含4个单位的病毒液0.025毫升第十一孔为红细胞对照孔,不加病毒液。置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放在18~22℃静置20分钟。最后每孔再加0.5%红细胞悬浮液0.025毫升,放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置18~22℃,60分钟判定结果。
结果观察:如果红细胞完全沉淀在孔的底部,呈圆盘状,说明抗原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完全被血清中抗体所抑制。以抗原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完全被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红细胞凝集抑制效价。在表14-4中,血清的红细胞凝集抑制效价为1∶64或记为HI效价6log2。
表14-4 血凝抑制试验(HI)
注:-表示不凝集;、表示部分凝集;表示完成凝集。
2.免疫扩散技术 在禽病诊断和抗体水平的测定、抗原-抗体反应分析中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免疫扩散技术。鸡病抗原和抗体在半固体的培养基如琼脂中进行扩散的时候,在高离子的作用下,互相结合而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或沉淀物,达到一定浓度时肉眼能看见特异的沉淀线。免疫扩散是一种高度特异的免疫学技术,而且成本低,程序简单。
免疫扩散技术方法很多,常用的琼脂凝胶沉淀(AGP)试验、双向免疫扩散(DID)试验,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鸡病的诊断和检测: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病支气管炎、病毒性关节炎、禽脑脊髓炎、禽流感、禽痘、霉形体病等。
(1)实验材料及操作
①用8%氯化钠的PBS配制琼脂糖(抗原不同配制方法不同,操作时参考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浓度为1%。100℃加热融化,当温度降到55~65℃时,置入平皿中,厚2毫米,水平放置使其凝固。1次不能用完,可储存在4℃冰箱中。
②按照专用图案用打孔器打孔(图14-1),孔径3~5毫米,孔间距2~5毫米。用真空泵吸出(或用12号针头取出)孔内琼脂糖,再用毛细吸管滴1滴融化了的琼脂糖封闭孔底,以防试剂从凝胶下面漏出。
图14-1 琼脂扩散实验打孔图案
③加样,先将平皿作好标记,第一排和第三排孔内加被检血清,第二排中第二、四、六、八、…加标准抗原;第一、三、五、七、九、…加阳性血清。加样时以加满为准,不宜溢出或出现气泡。
④扩散,如果扩散琼脂平皿不是密闭的,应将其放在1个湿盒中,或置于装有湿纸巾的塑料袋中,以防止琼脂板干燥。于37℃培养箱,扩散2~3天。
⑤结果观察,在抗原和抗体孔间出现沉淀线阳性反应。如阳性血清与未知血清形成的沉淀线相连,说明未知抗体与阳性抗体是一致的;如2条沉淀线不连成1条线,出现交叉等现象,表示二者的抗原性不尽相同。
(2)影响免疫扩散灵敏度的因素
①琼脂的质量对实验的灵敏度有影响,琼脂糖效果最好,但价格较高,用琼脂条经反复洗涤、浸泡后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②孔径和孔间距的大小与结果有关,孔径大、孔距近时易出现沉淀线,但出现多条沉淀线时,不易鉴别,所以孔距应适当。
③操作应仔细,防止琼脂板与下面的玻璃剥离、样品量不均、凝胶干燥等。
④用染色法提高敏感度5~15倍,先将琼脂板置生理盐水中浸泡过夜,排除游离蛋白,在用2%乙酸酒精溶液固定,最后用氨基黑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