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跟痛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261页(906字)

(一)概述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

(二)病因

1.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 足跟的皮肤厚,皮下组织由与皮肤垂直的纤维将皮肤与跟骨表面相连形成足跟脂肪纤维垫,有防止滑动和吸收震荡的作用。跟部受外伤或寒冷潮湿,该垫可产生炎症,跟骨跖面疼痛,肿胀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跟下滑囊。老年人足跟脂肪纤维垫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站立或行走时足跟痛,尤其是久病者,皮肤变软,感觉过敏,跟部脂肪纤维垫更为萎缩,症状更为严重。

(1)诊断 压痛点在足跟负重区偏内侧,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压痛明显。

(2)治疗 ①局部热疗或理疗,外敷活血通络药物。②局部注射,方法是在压痛点注射醋酸强的松,每次1ml加2ml利多卡因,如注射方法正确,1~3次即愈。③穿跟部中间偏内侧挖空的厚软橡皮海绵足跟垫,亦有帮助。

2.跖筋膜炎 跖筋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纤维结构。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跖骨,持续的肌肉,筋膜牵拉,特别是长期站立,步行等,都可引起附着部发生此病。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及足心疼痛,足底有胀裂感,压痛点局限于跟骨大结节的跖筋膜,肌肉附着部。压痛点按摩封闭有效,足跟垫高可减少跖筋膜张力,有一定治疗作用。

3.跟骨骨刺 足侧位X线片上常见跟骨结节即跖腱膜和趾短屈肌附着部有大小不等的骨刺,跟骨骨刺仅是一个X线片所见,并不是跟痛症的常见原因。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绝大多数骨刺并无疼痛,极少数病例骨刺可引起疼痛,这可能于骨刺的方向有关,斜向前下方的骨刺可能引起疼痛。用热疗、封闭或穿带孔的鞋垫多可治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胫后神经跟下支切断或骨刺切除术。但有时术后骨刺重新生长,甚至原状复发,因此多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上一篇:外翻 下一篇:实用正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