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处方配穴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207页(1426字)
处方配穴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将功效(或主治)相同,或功效相近的腧穴同时配合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使其相得益彰,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处方选穴有局部、邻近、远道和随证选穴的原则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处方配穴实际也属选穴的一种方法,它是历代针灸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本经配穴法
此法即当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就选取该脏腑经络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取中府、尺泽、列缺;胃脘痛取梁门、足三里、内庭;耳鸣、耳聋取耳门、翳风、中渚等。都属本法的具体应用。
(二)表里配穴法
此法是以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来配成处方的方法。当某一脏腑、经络有病时,专取其表里经腧穴配穴组方。如肝病取胆经阳陵泉、足临泣,这是里病取表经腧穴组方。胃脘痛取脾经大都、公孙,这是表病取里经腧穴组方。胃病呕吐取胃经足三里、脾经公孙,这是取表里经腧穴配合组方。在特定腧穴应用中的原络配穴法,也属本法的具体应用之一。
(三)前后配穴法
此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前指胸、腹为阴;后指脊背为阳。本法就是以前、后部位的腧穴配合组成处方的一种方法。如胃脘痛前取中脘,后取胃俞。治阳痿前取关元,后取命门。治聋哑前取廉泉,后取哑门等。在特定腧穴应用中的俞募配穴法,也属本法的具体运用之一。如小儿夜尿症选中极配膀胱俞;京门配肾俞。
(四)上下配穴法
这是泛指用人体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配合组成处方的一种方法。如眼病取上部腧穴睛明,与下部腧穴太冲(或光明);耳鸣耳聋取上部腧穴听宫、翳风、与下部腧穴侠溪。这是上下并用法。还有上病取下穴、下病取上穴,均属此法。如鼻病取内庭;偏头痛取侠溪。下肢瘫痪取腰阳关、次髎等。在特定腧穴应用中的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法,也为本法具体运用之一。
每经的起穴与止穴相配治疗本经与表里经的疾病,称为“首尾配穴法”亦属于上下配穴范畴内。如商阳配迎香治疗咽喉痛、鼻病。
(五)左右配穴法
此法是根据所病经络的不同部位选用左右腧穴配伍组成处方的一种方法。它既可左右双穴同用,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若脏腑经络所病涉及双侧时,则左右腧穴并用。如中风证只见半身不遂时,则可采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或左右腧穴并用。
以上几种配穴法,既可以一种单用,也可以两种以上配穴法同用,须据具体病情的需要而定。
(六)独穴处方法
近年临床有些人喜欢选用单一穴来作为一组处方为病人治疗疾病。称为“独穴处方法”。如喘息选用膻中穴或定喘穴;感冒选用大椎穴或选用曲池穴、或选用孔最穴;急性胃痛选梁丘穴或足三里穴;痛经选用地机穴或血海穴或公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