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管麻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麻醉科手册》第341页(1511字)
【适应症】 适用于所有小儿病例,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施行会阴区、下肢及中下腹部手术。
【禁忌症】 同成人者。
【解剖生理】
一、小儿骶裂孔呈等腰三角形,局部标志比成人者清楚。骶角连线8~15毫米,高4~14毫米,骶管的前后径2~5毫米。
二、骶尾韧带厚1~2毫米,为一致密的纤维膜,穿破时纸样感明显。
三、骶管容积小,仅1~5毫升,其上方与腰、胸段硬膜外腔相通,因后者组织疏松,故自骶管内注入麻药,较容易扩散到腰、胸段硬膜外腔而产生相应的硬膜外麻醉。
四、小儿骶管中的神经纤维细、鞘膜薄,所以麻醉的出现远较成人为快速,一般仅需1~3分钟。8~9岁以上的儿童,其麻醉出现时间和麻醉范围皆已接近成人者。
五、向骶管中注气时,常可有少量气体自骶后孔逸出至皮下的现象,但并不说明针尖不在骶管内。只要溢气不多,麻醉可继续进行。
六、小儿骶管中硬膜囊末端呈圆椎形,终止于第二骶椎水平。骶管穿刺针透过骶尾韧带后,只允许再深入0.2~0.5厘米,否则刺破硬脊膜和发生全脊髓麻醉意外的机会显着增加。
【麻醉前准备】
一、病人的准备 同成人者。
二、麻药的准备 详见表8~8。一般采取不同的麻药浓度,按0.7~1毫升/公斤体重计算麻药容积,但总容积不应超过20毫升。会阴、下肢手术可取较小容积;下腹手术取较大量容积。麻药中宜常规加用肾上腺素1~2滴。利多卡因的麻醉作用约可维持1~1小时;地卡因可维持2~3小时。如果用5%葡萄糖配制地卡因进行单次骶管麻醉,麻醉作用时间可延长1~2倍(约4~7小时)。
表8~8 小儿骶管麻醉的麻药浓度
三、器械的准备 同成人者。
【操作方法】
一、基础麻醉 详见第九章第一节。
二、体位 取俯卧,骨盆垫高成弓形。腹胀或危重患儿可取侧卧位穿刺。
三、穿刺 基本同成人者。穿刺针用20~22号钝尖针。针刺入骶管腔的深度以不超过0.2~0.5厘米为准,详见前述。
四、注药和麻醉平面的调节 穿刺成功后,可合理运用“容积、注速、体位”等因素,以取得所需的麻醉平面。例如进行腹部手术,可利用10~15度头低骨盆垫高位、较粗的穿刺针,以较大的麻药容积、作加压快速注入,由此可获得腰、胸段脊神经根的阻滞。会阴、下肢手术,则可取水平位、用较小容积的麻药、作缓慢的注入。
五、其他 同硬膜外麻醉。
【并发症】 同成人骶管麻醉。
【注意事项】 同成人骶管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