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9页(2263字)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泡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形成的。为呼吸内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多继发于慢性肺支气管疾病患者,有时也见于身体健康的青壮年。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气胸类型、肺被压缩程度、发病急缓以及患者原肺功能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轻者端坐呼吸、紫绀、大汗、烦躁不安等;重者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可因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胸痛常和呼吸困难同时发生并伴有干咳。胸痛常为刺激性胀痛,部位在肩胛下、腋下及锁骨下,有时向上臂、肩、颈及腹部放射。

二、急救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有呼吸困难者应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不宜过多搬动患者,不宜用力咳嗽,以免加重气胸。

(2)吸氧。氧流量为每分钟3~5L,吸氧不仅可以改善缺氧状况,而且有利于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干结,注意进食粗纤维食物。

(4)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特别是对胸腔插管引流者更为重要。

(二)排气减压

排气减压为自发性气胸的急救关键,具体方法如下:

1.穿刺排气 是自发性气胸应急排气的主要方法。可以用于闭合气胸的排气治疗,亦可用于开放性气胸和高压性气胸的紧急处理。穿刺部位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第三肋间,腋前线第三、第四肋间或腋中线第四、第五肋间。穿刺点主要根据气胸位置定,应避开粘连的胸膜。抽气量一次以800ml左右为宜。在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可应用50~100ml无菌注射器以胶管连接胸穿针进行排气。闭合性气胸采用此法治疗,多能1~2次即可见效。其他类型的气胸需要用水封瓶引流排气治疗。

2.水封瓶闭式引流 插管的部位多取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在局部麻醉下切2~3cm皮肤切口,插入带针芯套针达胸膜腔,然后退出套管针芯,沿套管插入塑料、橡胶或硅胶导管(导尿管亦可)再退出套管针。将引流管一端置于胸腔内,另一端连接水封瓶,经皮肤处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包扎固定。待肺复张后夹管观察24h,若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也可用输液皮管短针头,直接穿刺代替导管,连接水封瓶,称简易闭式引流。简易闭式引流容易出现引流不畅或针移至胸膜外导致皮下气肿。对于液气胸或严重的气胸患者套管针插管引流疗效不佳时,可采用肋间切开插入口径较大的硅胶引流管,再连接水封瓶闭式引流。水封瓶闭式引流适于各类气胸。若引流导管口径小,易被分泌物堵塞或气胸裂口较大,单靠水封瓶闭式引流难以使肺复张,若治疗1周不见效或气胸病程较长者,考虑用水封瓶负压引流。

3.水封瓶负压引流 目的是增加气胸腔的负压力,促使肺尽快复张,裂口闭合痊愈。负压吸引水封瓶装置是多样的。最简易的是在水封瓶引流的排气端连一橡皮导管,用50~100ml空针抽吸,即可增加胸腔负压,排出胸腔气体。标准负压引流装置是应用二瓶引流(标准瓶、水封瓶、负压吸引瓶)可选用的负压装置,电动吸痰器连接负压吸引瓶,开动达,2~3min观察肺复张情况。病程较长的交通性气胸、病情较重的高压性气胸用此法常能奏效。

4.水封瓶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1)选好引流的部位:自发性气胸无合并症时引流目的在于排气,穿刺或切口插导管最好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若有胸膜粘连,可经X线胸部透视或拍片选择引流部位;如合并脓胸、血胸,引流位置宜低或采用上下放置2根引流管。

(2)引流管及穿刺针头的选择:引流管可选择花瓣状导管或蕈状导管;如用橡胶导管引流,要在顶端剪2~3个侧孔以免堵塞导管。穿刺针头夹端不宜过钝,选用输液皮条短针头时,注意有无侧壁小孔,以防漏气致皮下气肿。

(3)引流管放置深度:引流管进入胸膜腔0.5~1.0cm即可,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肺复张以及刺激胸膜腔引起炎症。

(4)要控制引流速度:尤其负压吸引者,引流速度宜慢,防止抽气过快,以免发生扩张性肺水肿。

(5)手术操作要细心,防止损伤大血管,切口不宜太大,以免气体漏入皮下组织。同时,要注意无菌操作,积极应用抗生素。

(6)引流术后要经常观察引流效果,如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颜色、量和性质,以及有无合并症等。

(7)更换引流瓶或搬动患者时,切记夹紧引流管,位置不要高于切口,以免引流物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