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39页(1668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有大量的白血细胞广泛而失去控制的增生,它出现在骨髓和其他多种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这种细胞大多是未成熟和形态异常的白细胞,多数是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目前病因尚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接触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一、临床表现

1.起病急 突然出现高热、衰竭或出血症状,也可表现为进行性疲劳、皮肤苍白、低热或进行性贫血。

2.感染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多汗、消瘦、衰竭及全身疼痛等。

3.贫血 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贫血,并逐渐加重。

4.出血 以皮下、齿龈、口腔及鼻黏膜处为最常见。早期主要是皮肤、黏膜出血,中期和晚期则表现为内脏出血或脑出血。

5.浸润症状 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结节、丘疹、齿龈肿胀、口腔溃疡,胸骨压痛、骨或关节隐痛及酸痛等。

6.神经系统症状 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截瘫等。

二、急救与护理

1.休息 有发热、严重贫血及明显出血者,须卧床休息。

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化疗期间应给予清淡可口的食物。

3.住室卫生 注意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定期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若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应住单人隔离房间或层流无菌室,以免感染。

4.注意口腔卫生 应预防性地给予呋喃西林液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有口腔溃疡时敷以锡类散、冰硼散或口腔溃疡膜。有霉菌感染时,可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

5.皮肤卫生 注意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擦伤。有肛裂或痔疮者,每日或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患者注意外阴清洁,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6.化学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可分为诱导缓解和巩固、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常用药物有强的松、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三尖杉酯碱等。在化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的毒性反应,及时处理。

(1)化疗前,若患者已有高热或感染,宜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情况好转后开始化疗。

(2)每一化疗疗程结束后应休息一段时间,一般为2~3周。

(3)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时,可给予胃复安,亦可预防性地给予康泉。

(4)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注意保护血管,以免引起静脉炎,更应注意药物渗入血管外,导致局部坏死。一旦出现,可用0.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6.定期检查血象 每一疗程结束后须做一次骨髓检查,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7.支持疗法 如严重贫血,可给予输血或输注红细胞;对中性粒细胞极少的患者,可输注白细胞悬液。

8.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近年来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新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