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362页(3430字)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时间和季节。儿童鼻出血几乎全是鼻腔前段出血区出血,青壮年人以单侧鼻腔前部出血多见,老年人以鼻腔后部出血较多,与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关。双侧鼻出血,多见于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一)全身因素

(1)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人多见,由于血管脆弱,收缩力差,出血较剧。

(2)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出血热等均易发生鼻出血。

(3)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种鼻出血特点为鼻腔弥漫性出血。

(4)肝、脾、肾等慢性疾病及风湿热等也可诱发鼻出血,如肝硬变常引起凝血障碍。

(5)尿毒症。由于肾功能不良,体内毒素不易排出而淤积体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另外,尿毒症可以加速血小板的溶解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而造成鼻出血。

(6)妇女月经期及妊娠后期,由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也易引起鼻出血。

(7)化学药物中毒,汞、磷、砷等有害物质的刺激破坏了造血系统功能。

(8)营养障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2等缺乏。

(二)局部因素

1.外伤 轻度外伤如挖鼻、用力擤鼻、鼻腔异物、鼻插管损伤而引起鼻出血,鼻骨骨折可引起大血管破裂造成严重的鼻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手术中如止血不彻底或因小血管破裂未被发现而引起出血。

2.肿瘤 鼻咽纤维瘤可引起反复大量的鼻出血;鼻咽癌、鼻腔肿瘤等早期出血不多,晚期肿瘤破坏侵蚀大血管而发生致命性的大出血。

3.鼻腔炎症 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急性鼻炎;鼻梅毒、鼻结核、鼻白喉等致鼻腔黏膜溃烂出血。

二、出血量的估计

鼻出血量的多少,不能仅仅依靠患者主诉而定,要根据每次出血情况及发作次数、血压、脉搏和一般症状综合判断,失血量达500ml时,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出血量为500~1000ml时,可出现出汗、血压下降、脉速而无力;超过1000ml以上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正确估计出血量对鼻出血可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三、急救

首先要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安慰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嘱家属不可惊慌,应与医师很好的配合。

1.指压法 适用于平时身体健康,偶尔有轻度鼻中隔前下方出血患者,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捏紧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5~10min,此时用口呼吸并使头部保持直立位置,头低可引起头部充血,使出血增加;头后仰过度使血液流入咽部,咽下后刺激胃部,引起不适及呕吐。

2.烧灼法 用铬酸烧灼出血处组织,使血管封闭而达到止血目的。其方法是:用1%的卡因麻黄素棉片置于出血区,用以收缩和麻醉鼻腔黏膜,3~5min后取出棉片,用细探针尖端置酒精灯上加热,迅速放入铬酸瓶内使铬酸结晶块黏附于针端,再放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结晶溶化成铬珠,然后将探针尖端铬珠与出血处接触数秒钟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烧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探针不可接触健康鼻腔黏膜。②烧灼后用生理盐水中和,以免烧伤过深。③不可对鼻中隔两侧同时烧灼,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④除铬酸外,还可用50%~70%三氯醋酸、10%硝酸银烧灼。

3.填塞法 填塞法适用于渗血面积较大及出血较多的患者。

(1)前鼻孔填塞法:吸净鼻腔内的血液,取出凝血块,将长凡士林纱条前端折叠成6~8cm,用枪状镊将其填入鼻腔,将折叠部分上下分开,使短的一侧贴于鼻腔上部,长的一端平贴鼻底,使其成一口袋,再将长的纱条末端开始上下折叠的形式填入袋内从而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2)后鼻孔栓塞法:适用于下鼻甲后端或鼻咽部的出血。用凡士林纱条做一个近似患者后鼻孔大小的锥形纱球(单侧用),如双侧出血可做一枕形纱卷,两端系一粗丝线消毒备用。

注意事项:纱球不可过大,以能填入后鼻孔即可,过大使整个鼻咽腔阻塞,妨碍呼吸及软腭的吞咽运动,阻塞咽鼓管引起中耳炎。鼻腔填塞物应在24~48h取出或更换,如不及时取出或更换易引起继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填塞48h以上而又不能更换时,可用碘仿纱条制作纱卷填塞,因碘仿具有消炎、防腐、除臭的作用。

4.激光及微波止血 激光准确率高,反应小,术后组织肿胀轻。

5.血管结扎止血 反复出血经上述方法处理效果不好者,可采用血管结扎术止血,如颈外动脉结扎、筛前动脉结扎等。

6.治疗原发病 由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尿毒症等慢性病而引起的鼻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7.应用止血药物 止血药物的应用应根据病情适当选择,如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维生素C、维生素K等。

四、护理

鼻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急,出血多,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很快发生贫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护理鼻出血患者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鼻出血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恐惧、惊慌、烦躁不安势必加重鼻出血,因此要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很好地与医师配合。工作人员也应保持沉着冷静以免加重患者负担。

(2)半卧位,如出血量多有虚脱或休克现象者,应取平卧位头稍低并注意保暖。

(3)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体温、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如发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口渴、脉搏细弱等现象,及时报道医师给予处理。

(4)正确估计出血量对治疗和判断鼻出血是很重要的,可随时根据病情给予处理,如补血、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并应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5)休克及昏迷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流入口腔内的血液及分泌物,以免误咽而引起窒息。

(6)行后鼻孔栓塞患者,因用口呼吸,因此应加强口腔清洁及护理,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或复方硼砂液漱口;病情危重、休克者,应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

(7)在巡回护理中如发现有耳闷、耳内阻塞感、听力下降等,则为咽鼓管阻塞引起的中耳感染,应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8)给予高蛋白富营养的流质或软食;不能进食者,可给静脉滴注10%葡萄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