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水的去污染(洗消)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11页(1911字)

一、补给物品分类

在任何洗消进行之前,必须仔细调查污染的程度和范围,通过调查得到信息,可将暴露项目作如下分类:

(1)第1类:罐装、没有开封的物品,仅仅被气态毒剂沾染。这些物品可在经过室外通风后安全地分发到个人。

(2)第2类:罐装、没有开封的物品,被液态毒剂沾染。通常最好的办法是让其自动洗消:即通过通风及长时间放置,等待其毒性消失。如果内容食物不允许长时间放置,那么就可将其外层包装拆卸,检查内部包装的密封情况,是否有毒剂渗透浸入内包装。如果存在污染,那么继续拆卸,直到没有发现污染层为止。

(3)第3类:没有包装或简单包装的食品,被气态、液态毒剂沾染。在没有后备替代供应时,才尝试等待物品自行洗消、毒剂挥发失效。通常进行如下过程洗消:①清除表面脂肪或疏松组织;②2%碳酸氢钠或1%次氯酸冲洗;③煮沸、烘干、炙烤对肉类残留的神经毒剂、糜烂毒剂不会有什么作用。通常情况下,对沾染糜烂毒剂、砷类毒剂的食物洗消是不现实的做法。食物消毒:被气态毒剂染毒的食物,经通风或温水洗涤至毒剂气味消失,并煮熟后方可食用;被液态毒剂染毒后,粮食、盐、糖等可除去染毒层(约4~6cm),余留部分进行通风处理,经鉴定无毒后方可食用;用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多数能达到去除毒素。

二、水类消毒

(1)染毒水可以通过饮用、洗涤、制备食物过程导致人员中毒。

(2)尽管许多战剂在水中水解,但希望这个过程来自行消毒是不现实的,如砷类毒剂在水解后往往还剩余有毒降解产物。水染毒后不能通过其物理性状来判断是否有毒,必须通过可靠的化学检测才可以确认。

(3)开放水源在遭受化学攻击后一律视为已经染毒。深水井水如果井盖密闭,或罐装容器盖子紧密关闭,则可认为其相对安全。

三、水质检测

(1)必须通过可靠水质检测试剂盒才可以检测如下毒剂:芥子气、神经毒剂、砷类毒剂、锑类毒剂、氰类毒剂以及其他重金属盐类毒剂。水pH值小于3.0应当考虑存在芥子气染毒。如果有次氯酸存在,芥子气应当在30分钟内降解。次氯酸的浓度应当小于5ppm,否则对毒剂检测的准确性会产生干扰。

(2)水质检测试剂盒不适用于神经失能剂、生物战剂、核爆落下灰的检测。

四、水的消毒

简单煮沸是不可靠的,下列方法可以用来对水消毒,或组合应用:

1.过滤

(1)紧急情况下,少量用水可以用闲置的呼吸面罩过滤器来进行,但要保证滤过速度至少为一滴接一滴进行,如果超过该速度,则失去消毒效果。并且每个滤器只能过滤5L水,不得多次反复使用。

(2)大量用水情况下,只有借助改进的滤过装置,比如硅藻土和活性炭过滤层。

(3)氯化物氧化法:少量水可通过次氯酸氧化法清除微生物污染,但对化学战剂污染往往无效。

(4)大量需求用水时,可在次氯酸消毒后以金属盐类进行沉淀。

(5)反向渗透: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包括对重金属盐类的清除。

(6)应强化对重要城市、重点部位水源及食物的监控,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及分析、检测方法,突出源头保护技术,对重点水源及食品源配备监测设备,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要有一套发生化学恐怖时的应对预案。

2.水源消毒

用投毒的方法直接造成水源污染,必须进行水处理。可用反向渗透法、煮沸消毒法等做水净化处理。如有条件,可采用次氯酸钙消毒,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等综合消毒技术,效果较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