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中毒的救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74页(2177字)

砷化氢为无色气体,纯品无味,略有大蒜样臭味,加热至230℃可分解成元素砷和氢气。在工业上无直接用途,只是某些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例如含有砷的金属矿石与酸作用可生成砷化氢。另外,乙炔的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的酸洗、蓄电池充电以及某些含砷矿石的冶炼和保存(特别在潮湿环境下),都可能产生砷化氢。工业用硫酸及盐酸中常含有少量砷,与金属相遇产生氢气,与砷结合也可形成砷化氢。

一、毒理

砷化氢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体内,最初进入红细胞,溶血后进入血浆,最后随粪、尿排出体外。

砷化氢为剧毒物质,具有强烈的溶血作用,在血液中能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过氧化物。目前大多认为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的作用,使还原型谷胱甘肽较变成氧化型谷胱甘肽,而引起溶血,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和砷的氧化物,可随血循环分布全身各脏器,如阻塞肾小管则可成为损害肾脏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认为溶血作用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有关。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下降,还可使细胞的钾、钠泵作用破坏,电子显微镜可见有细胞膜膨胀和溶解。由于大量溶血,可出现溶血性贫血、溶血性黄疸及血红蛋白尿。肾小管受阻塞时,可引起尿少,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砷化氢中毒性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肾脏出血、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肾小管被血红蛋白阻塞。此外,肝脏、心肌等也可见有脂肪变性及退行变性。

人吸入砷化氢5000mg/m3可急性致死;吸入75mg/m3,半小时可致死;吸入48~180mg/m3,1小时即有致命危险;吸入30mg/m3,1小时即可产生严重中毒。

二、临床表现

由于吸入浓度不同,一般可经过数小时至1~2天的潜伏期,才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患者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关节、腰部疼痛。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有时见棕色尿。化验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可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降低,网织红细胞多不增高,尿胆原可呈阳性,一般经过数日休息即痊愈。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寒颤、高热、肾区疼痛显着。黄疸较明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有明显的色素尿(酱油样尿)。化验检查,尿中有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及管型;血中间接胆红素增高(2mg以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降低(30%~40%),白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增多,并可有嗜碱性颗粒红细胞出现。部分病人有肝脏肿痛及肝功能异常,经过适当治疗,3~4周内痊愈。

(3)重度中毒:上述症状急剧加重。由于大量溶血,血红蛋白管型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等阻塞肾小管,由于缺氧,使肾血流减少,肾小管和肾小球肿胀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可在严重中毒后3~5天出现尿少、尿闭、头痛、嗜睡、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昏睡等症状。尿色深暗,巩膜黄染,并可有肝脏肿大,血液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显着下降,以致发生痉挛和昏迷,可由于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

三、诊断

除注意接触史外,主要根据典型溶血的一系列症状,如尿砷含量可增高,当超过0.5~0.8mg/L则有诊断意义。

四、预防

有可能产生砷化氢的生产过程,应加强密闭和通风。在一切酸与金属接触的工艺中,应限制原料内的含砷量。酸中含砷量不能超过0.02%。氢气中含有砷化氢时,应予以净化处理。在预计可能产生砷化氢的过程中,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毒面具。加强安全保卫,防止蓄意破坏。

五、治疗

1.急救

迅速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立即给氧。近年来公认换血是抢救重症砷化氢中毒的根本措施。可排出溶血产物、砷化氢及其他毒物,降低非蛋白氮以及血钾含量,改善机体缺氧。换血应在急性中毒96小时内进行,并应注意心血管状态、酸碱平衡、防止感染等。

2.解毒剂的应用

可应用二巯基丙醇或二巯基丙磺酸钠。

3.对症治疗

严重贫血病人可输血或输红细胞。有血红蛋白尿时,应适当补液,可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在恢复期出现多尿,宜充分补充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采取抗贫血和保肝疗法。早期可给甘露醇以防止肾功能衰竭,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水肿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