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施肥技术手册》第19页(2236字)
氮: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氮在蛋白质中约含16%~18%。氮也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此外,植物体内所含的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中也含有氮素。
氮一般积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种子里。当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茎叶繁茂、叶色深绿、延迟落叶;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薄而小。当然,如果氮肥施得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磷:磷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酶的组成部分,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对根系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磷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的过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运转等。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磷素供应足时,特别在苗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根系早生快发,促进开花,对球根花卉能提高质量和产量。反之,磷素供应不足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首先下部叶片叶色发暗呈紫红色,开花迟,花亦小。
钾:它不直接组成有机化合物,而参与部分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在体内移动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长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处。钾供应充足时,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使茎叶茁壮,枝干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缺钾时,体内代谢易失调,光合作用显着下降,茎杆细瘦,根系生长受抑制,首先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变黄直至枯死,严重时会使大部分叶片枯黄。
钙:钙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以果胶钙的形态存在。钙易被固定下来,不能转移和再度利用。植物缺钙时,细胞壁不能形成,并会影响细胞分裂,妨碍新细胞的形成。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时会使植物幼叶卷曲、叶尖有粘化现象,叶缘发黄,逐渐枯死,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一切绿色植物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为它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对光合作用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许多酶的活化剂,有利于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呼吸作用。
硫:硫是构成蛋白质和酶不可缺少的成分,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还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因此在植物呼吸过程中,硫有着重要的作用。叶绿素的成分中虽不含硫,但它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缺硫会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淡绿,严重时呈黄白色。硫在植物体内移动性不大,很少从衰老组织中向幼嫩组织运转。
铁:铁通常占干物重的千分之几,它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叶绿素本身不含铁,但缺铁叶绿素就不能形成,会造成“缺绿症”。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很小,老叶中的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再度利用。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会呈现网状的“缺绿症”。
硼:它不是植物体内的结构成分,但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它还能调节水分的吸收和氧化还原过程。缺硼会影响花芽分化和发生落花落果现象,还会使茎杆裂开。
锰:锰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它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对植物呼吸、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硝酸态氮的还原都起重要的作用。缺锰会使植物体内硝酸态氮积累、可溶性非蛋白态氮素增多。
锌: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它能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有重要作用。缺锌,除叶片失绿外,在枝条尖端常会出现小叶和簇生现象,称为“小叶病”。严重时会使枝条死亡。
钼:钼存在于生物催化剂之中,它对豆科作物及自生固氮菌有重要作用,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钼还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植物缺钼的共同症状是植株矮小,生长受抑制,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豆科作物缺钼,根瘤发育不良,瘤小而少,固氮能力弱或不能固氮。
铜:铜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铜起重要作用。它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还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铜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缺铜会使叶绿素减少,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幼叶的叶尖因缺绿而黄化,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氯: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氯离子参加。氯离子是细胞液和植物细胞本身的渗透压的调节剂和阳离子的平衡者。氯离子对烟草、球根等有相反的反应。如施用大量含氯的肥料,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影响球根、块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