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灰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12页(969字)

【症状】 植株的花、茎、叶、球茎均可受害。叶部受侵染时有3种病斑:①病斑大,直径超过2厘米的病斑,圆或椭圆形,褐色;②病斑较小,灰褐色,边缘淡红褐色;③病斑针头大小,深褐色或红褐色。斑稍大的边缘不明显,小斑点则病健分界清楚。天气温暖和干燥时,产生小斑点。大病斑多发生在嫩叶上。

球茎受侵染时有两种症状:①球茎产生圆形的斑点,由浅褐色到深褐色,底盘褐色,可扩展到茎;严重时球茎中心部分或全部腐烂、脱落,只留焦面包状的外表。②产生海绵状的腐烂。剥去表面,可找到黑色菌核,或混生在黑色土壤中。

花的症状为小而水渍状的病斑,发粘,严重时萎垂成一团发粘的组织,外包1层灰色霉层。

茎上发生时,可提前发黄和干枯。侵染点在土表或近土表,通过叶基使茎腐烂。过分潮湿时也会引起植株倒伏。

【病原】 唐菖蒲球腐葡萄孢菌,Botrytis gladiolorus Timm.,另外,在唐菖蒲上也分离到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椭圆形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但在栽培中很少发现。B.gladiolorus分生孢子8~16微米×5~7.5微米,有性世代为B.drayteni(Buddin et Waket.)Seaver。菌核黑色,丛生。子囊盘直径2.5~5.0毫米,上面黄褐色,背面褐色。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该病菌还侵染番红花、香雪兰和其它鸢尾科植物。

【发病规律】 环境潮湿易发病。发病适温为10~18℃,土壤传播或病球茎传播。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保持土壤排水性良好,空气流通。及时拔除病株。

(2)药剂防治。用5%农利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或喷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连续喷2~3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