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褐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08页(662字)

【症状】 梅花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后,先产生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略带轮纹,边缘呈紫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或褐色,后期偶尔在病斑两面有灰褐色霉状物。病部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后孔的边缘整齐。病斑多的叶片易脱落(图9-25)。

图9-25 梅花褐斑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

【病原】 为核果尾孢属的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分生孢子梗10~16根成束着生,榄褐色,有隔膜1~3个。分生孢子鞭形,榄褐色,直形或微弯,3~12个分隔,大小为30~115微米×2.5~5微米。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cerasella Abezhold,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子囊壳生于落叶上,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2微米。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35.4微米×7.6微米。子囊孢子纺锤形,15.3微米×3.1微米。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内越冬,或以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次年春产生分生孢子行初次侵染,或子囊孢子萌发侵染。一般6月开始发病,8~9月发病重。雨水多,树势弱,对病害发生有利。

【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冬季结合修剪,清除重病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原。冬季或早春在植株发芽前,喷波美2~4度石灰硫磺合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