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菲盾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15页(1284字)

【学名】 Phenecaspis cockerelli Cooley。

【别名】 考氏白盾蚧、贝形白盾蚧。

【分布与为害】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均有分布。寄主有棕竹、广玉兰、含笑、白玉兰、万年青、山茶、杜鹃、丁香、芍药、鹤望兰、白兰花、米兰、桂花、苏铁、柑橘、散尾葵等。若虫、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造成被害叶呈淡黄色斑点,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1~1.2毫米,近纺锤形,淡黄色。前、中胸膨大,体后半部变狭。食叶与食枝干形态有不同。食枝干型臀叶叶粗大,突出,第二叶外叶小,锥形。腹面无硬化棒,肛门疤痕明显;食叶型臀叶,中叶细狭而陷入臀板内,第二叶外叶突出而发达,腹面有发达的硬棒,肛前疤不明显。雌介壳近梨形,较扁平,白色,不透明,表面自前向后有放射状隆起线和环形线。壳点位于前端,第一壳点淡黄色,有一半伸出壳外,第二壳点红褐色。雄成虫体长0.7毫米,翅展1.7毫米,橙黄色。触角丝状。翅1对,灰白色,透明。后翅变为平衡棍。介壳细长,白色,长约1毫米,背面有3条纵脊线。壳点位于前端。卵长椭圆形,长0.4毫米,淡橙黄色(图9-85)。1龄时若虫体扁椭圆形,黄色。触角6节,尾毛1对。2龄时雌雄分化。2~3龄雌若虫外形、体色与雌成虫相似。2龄雄若虫与1龄相似。触角、足退化,体较肥,色较深。蛹为裸蛹,长椭圆形,长0.9毫米,黄色,交尾器明显。

图9-85 广菲盾蚧

1.雌成虫 2.雄成虫 3.卵 4.初孵若虫 5.雄蛹 6.雌介壳 7.雄介壳

【生活习性】 在广州1年发生5代。以受精雌虫在枝叶上越冬。次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产卵。第一至五代卵盛孵期分别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11月中、下旬。世代重叠,各虫态在4~12月均可见到。第一代卵期6天,全年以7~10月受害最重。1头雌虫产卵46~114粒,产卵期持续3~5天,长则10多天。雄若虫多群集,雌若虫多散居,固定后分泌蜡丝,形成介壳。

天敌有小蜂,寄生率可达90%,捕食性天敌有日本方头甲、尼氏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小毛瓢虫及草蛉等。日本方头甲若虫,每天食卵17粒,食1龄若虫34头。

【防治方法】

(1)早春注意清除落叶,适当疏枝,以便通风透光。

(2)若虫盛孵期选喷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拉硫磷、50%二溴硫磷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冬季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1次。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