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186页(994字)

【生卒】:1828-1889

【介绍】: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作家。生于俄国萨拉托夫的一个神甫家庭。1846年进彼得堡大学学习。从1853年起,在彼得堡从事着述活动。1855-1862年间担任当时着名的《同时代人》杂志的负责人。1862年,沙皇政府勒令《同时代人》杂志停刊,同时逮捕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将其流放到西伯利亚。他在西伯利亚的苦役场和流放所度过了20多年。1883年获准迁居阿斯特拉罕城。1889年获准返回故乡定居,不久逝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早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深受当时俄国和西欧进步思想和革命运动的影响,就成为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沙皇专制以及农奴制的坚决批判者。以后参加了秘密革命活动,与当时流亡在伦敦的俄国革命家赫尔岑协商共同反对沙皇政权的斗争,并起草和组织散发革命传单,号召农民、士兵和革命青年准备武装起义。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他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革命家的气节。

哲学上,他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批判巴克莱、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力图以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充分肯定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他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按照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他坚决反对哲学中的二元论,否认有任何不依赖于物质、自然界的“精神实体”。在认识论上,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确信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自然界的一切对象及其属性都是能够被认识的。但在社会历史观上,他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尽管也包含有某些唯物主义的看法。在文学艺术上,他坚持别林斯基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明确的美学标准、高度的思想性、坚定的信念和原则,其思想对后来的众多作家都产生了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正确思想,曾受到克思和列宁的赞誉,但也指出其局限性。列宁认为,由于俄国生活的落后,车尔尼雪夫斯基没有上升到、也不可能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主要着作有:《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界果戈理时期概观》、《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