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道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性病防治手册》第13页(1208字)

像人的许多行为一样,人类的性行为不像动物那么单纯,人类的生物性渗透着社会性。动物性行为的目的是生殖、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连续性。而人类的性行为与生殖已产生分化,发展为有性快感与性爱,使得人类性行为有着较动物性行为更为深刻、丰富的内容。

随着性生理成熟,人有一个对性的认识的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性别身份确认到性别角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两个不同阶段,社会生活环境对它起导向作用。在自我意识和社会环境认知作用下,个体会对自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追求性别角色完善,从而形成区别于他人的性别角色特征。这种区别于他人性别角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价值不同、成就不同、个人偏好与态度不同。

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满足性生理和性心理需要,这是本能的需要。人的性欲受到性激素调控,并受个人生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性欲是性行为发生的动力和基础。也有不以满足性欲为目的的性行为,即给异性或同性提供性交机会,以此获得某种好处(金钱、物质或权利)的性行为,即“卖淫”,包括妓女和男妓现象。

中国性文化及其传统教育源远流长,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的种种原因,曾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思想影响深远,对性采取压制和禁锢,使中国长期处于性封闭状态。相当一段时间,人们忌讳谈性,普遍地把性视为污秽、下流的东西,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性科学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使我们与世界增进了交流,但“性解放”、“性自由”等腐朽观念也乘机潮水般地涌入我国,各种性违法犯罪近年来日趋上升;绝迹多年的卖淫和性病死灰复燃;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先孕导致的人工流产冲击了传统婚姻观念。

目前,青少年性知识大部分从非科学书刊或伙伴间道听途说获取。面对“黄潮”,青少年缺乏用科学知识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能力。人的社会性使人类活动无时不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情爱、性等诸多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和急待了解的内容。

人类两性关系的文明程度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人类文明不仅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及其物质成果,而且体现在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改造活动及其人的素质提高过程中。普及科学的性知识,树立良好的性道德,是提高民族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道德是调节两性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性问题上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的重要标准,是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