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28页(6238字)
一、流行病学
(一)分布
乙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但各地区的人群感染率有所不同: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为低流行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0.2%~0.5%,抗-HBc的阳性率为4%~6%,儿童和新生儿较少见。日本、地中海地区、西南亚和前苏联为中度流行区,人群中HBsAg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2%~7%和20%~55%,儿童和新生儿的感染较为常见。中国、东南亚和热带非洲为高流行区,HBsAg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8%~20%和70%~95%,儿童和新生儿感染极为常见。
我国根据1979~198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RPHA法),经放射免疫测定校正为10.3%。估计我国有1亿以上无症状HBsAg携带者。肝炎患病率为2770/10万,现患人数为2800万。1991年疾病监测报告,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75.94/10万,漏报率为23.64%,估计发病率为230.41/10万。地区分布特征为农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而抗-HBs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提示女性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性较男性好。在年龄分布方面,HBsAg阳性率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为10岁前,第二高峰为30~40岁。人群的HBV总感染率为35.5%~61.6%,即全国约50%人口已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
关于乙型肝炎亚型的分布:在我国以adr为主,特别是汉族。长江以南adw也很常见。西藏等少数民族则以ayw为主,ayr少见,我国仅在河南发现少数为ayr型。
(二)传染源
凡是身体内有乙肝病毒的人都可以传染乙肝,包括各型乙肝患者、HBsAg携带者及HBsAg的其他患者(肝硬变、肝癌及其他非肝病患者)。各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传染性大小不能单凭HBsAg阳性,而应结合其他指标。HBeAg、HBcAg、HBV-DNA、HBV-DNAP、PHSA-R、前SAg阳性均表示有传染性且较大,抗-HBc IgM阳性也表示有传染性。抗-HBs阳性表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现已痊愈。一般无传染性。
(三)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一般认为人群中HBsAg携带者中约有1/3来源于母婴传播,如果母亲HBsAg阳性,其子女约有40%~50%会变成阳性,如果母亲HBsAg阳性,HBeAg也阳性,即所谓双阳性时,其子女90%~100%变成HBsAg携带者。母婴传播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在分娩的过程中传染新生儿。这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约占母婴传播的80%左右。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的强烈收缩将母血挤入胎儿体内所致,也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经口吸人含有HBV的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传染。此外,通过婴儿破损的皮肤粘膜受染也有可能。
(2)子宫内传播。占占母婴传播的5%~20%。可能通过胎盘或母亲的卵细胞传播。
(3)产后感染新生儿。产后通过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也可使新生儿受染。
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与母亲血清HBV-DNA浓度有关。HBV-DNA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产妇的新生儿。凡是HBV-DNA在母亲血清中浓度>10pg/μl,即使其子女出生时接受HBIG和乙肝疫苗的联合预防,也难以阻止HBV的感染。
(2)母血HBeAg阳性与婴儿HBeAg携带率有关。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有85%成为HBsAg携带者,而HBeAg阴性母亲所生婴儿仅有31%成为带毒者,而抗-HBe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仅12.3%为HBsAg阳性。
(3)与母血HBeAg浓度有关。当母婴HBeAg浓度为1∶32、1∶128、1∶256和1∶512时,婴儿感染HBV的百分率为22.2%、50.0%、65.2%和88.8%。
(4)与分娩方式可能有关。台湾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477例婴儿采取同样的乙肝免疫方法。一年后发现经产道自然分娩的385名婴儿HBsAg阳性率为24.9%,而剖腹产术后婴儿阳转率为9.7%,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2)。
2.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或意外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使乙肝病毒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
(1)经血传播:输血或血制品是乙肝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方式。患者输入乙肝病毒阳性的血液,约50%的人会发生输血后乙肝。不少学者研究证实,输注抗-HBc阳性血的受血者发生乙肝和丙肝频率明显高于输注抗-HBc阴性的受血者。此外,输入被HBV污染的因子Ⅷ和因子Ⅸ等凝血制剂,或其他血制品也会传播HBV。血液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HBV携带率和感染率显着高于对照人群,治疗时间越长,HBV的携带率和感染率越高。
(2)经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由于使用被血液污染的注射和针刺等经皮肤感染。此类经皮肤针刺传播的感染占3/4。除血液外,患者的唾液、汗液、精液、胆汁等也含有HBV。人直接接触上述液体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物品,HBV也可经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造成感染。
(3)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传播:医务人员是医源性传播的对象之一,当受到感染后又可反过来传染给其他人员,所以医务人员是医源性传播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中最常见的是意外针刺和医疗损伤传播,也可被污染的血液或唾液经口传播。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医务人员将病毒传染给患者的情况也有发生,如一名携带乙肝病毒的口腔外科医生,将HBV传染给53例患者。
3.以性传播为主的密切接触传播 性传播在乙肝发生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CDC的调查资料表明,在有明确传染源的乙肝患者中,1/3是男性同性恋者,1/4是由于与异性恋者接触传染的,因而美国成年人中约50%以上的乙肝病例与性接触有关。乙肝也是最早和最先肯定的性传播疾病(STD)。在西方,异性性接触传播似乎是女性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而对男性来说,性接触和静脉注射毒品同等重要。
4.其他 对吸血昆虫在传播乙肝中的意义还有不同意见。水和食物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媒介,由于精液中含有HBV-DNA。因此女婴传播的可能性值得研究。
二、预防
(一)特异性免疫预防
1.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被动免疫 HBIG是由含抗-HBs的人血清浓缩纯化而成。含200IU/ml以上者称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其用量为0.05~0.07ml/kg。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多数为100IU,因此,用量应为0.075~0.2ml/kg。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一般的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它可以在血液或细胞上液中,或在粘膜表面与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病毒。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繁殖,而HBIG只能在体液中而不能进入肝细胞,因此,它只能在病毒进入肝细胞之前与病毒中和发挥作用。所以,HBIG的注射时间非常重要,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注射,注射越早效果越好,出生后48h注射则预防作用明显减小;超过7d则无效,因为乙肝病毒已侵入宿主细胞,即使大量注射也无济于事。HBIG注射2~3h后,血中抗-HBs可达保护水平。2~5d达高峰,其半衰期平均24.0±3.8d。发生医疗损伤的医务人员,应在暴露于有传染性血液后24h内和一个月后各注射一次HBIG,用量为0.06ml/kg。
2.乙肝疫苗预防 这是预防乙肝的根本途径。自1986年起,我国已大批量生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经上亿次接种,证明了该疫苗的免疫原性且安全。
(1)接种对象:所有新生儿、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其次为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和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如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意外受乙肝病毒感染者。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查HBsAg及抗-HBs,两者均阴性者再接种;另一种是不进行血清学检查,直接进行接种。一般认为,HBsAg阳性者或抗-HBs阳性者再接种乙肝疫苗并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后果,只是浪费疫苗而已,因此是否需要先检测主要从经济方面、检测条件及麻烦程度方面考虑。学龄前儿童的普遍接种就可以解决HBsAg阳性儿童不能入托入学的老大难问题。事实上,企图用不让HBsAg阳性的儿童入托入学的方法,来防止托儿所、幼儿园发生乙肝的方法是不可靠的。所谓“HBsAg阴性”的儿童很难免有一些是HBsAg阳性者(由于检测方法不灵敏、检测的误差或其他原因),只有使全体儿童都接种乙肝疫苗,都产生抗-HBs,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解决了HBsAg教师能否在幼儿机构工作的问题。对于注射乙肝疫苗后仍不产生抗-HBs或抗-HBs太低者(应用最灵敏的放免法),可加大疫苗剂量进行多次免疫;也可合用猪苓多糖一类免疫调节药物;如仍不产生抗-HBs,则可用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因少数人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血中HBV-DNA已阳性,但其HBsAg产量很低甚至不产生或HBsAg已发生了变异,故检测HBsAg呈阴性反应。同时这部分患者对HBV各种抗原性免疫反应又很差,故检测各种抗体均阴性,这种人再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会产生抗-HBs。对成年人应先进行HBsAg及抗-HBs的检测,两者均阴性者再接种。
意外受乙肝病毒感染者,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内,或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知受染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处理。如果不知原来是否阳性,则应当立即抽血查HBsAg及抗-HBs,如阳性,则不作其他处理,如两者均阴性,则应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2)免疫途径:乙肝疫苗的免疫途径有肌肉、皮下注射数种,经肌肉注射者又分为上臂三角肌和臀部两种,一般不主张臀部注射,因为臀部脂肪丰富,妨碍乙肝疫苗的吸收,不能诱导产生足够的抗-HBs,故认为接种于上臂三角肌为宜。对婴儿可接种于大腿前外侧肌肉内,皮下接种乙肝疫苗适宜血友病者,可防止肌内注射引起血肿。
(3)免疫程序、剂量和效果:
①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和幼儿,可采取0、1、6月程序,每次10μg,用20、10、10μg免疫效果更好。
②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亲生儿,应于生后6h内肌肉注射1支HBIG,生后一个月再注射1支HBIG。2、3、6月龄时各注射1支20μg乙肝疫苗。在不具备HBeAg检测只进行HBsAg检测的地区,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均按双阳性者接种疫苗。
③对母亲单纯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新生儿,应在0、1、6月龄各接种20μg乙肝疫苗。
④急性HBV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应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均阴性者为易感者,按0、1、6月程序,接种30、10、10μg疫苗。
效果:常以表面抗体转阳作为保护标志。按0、1、6月程序肌肉注射乙肝疫苗20μg,抗-HBs阳转率第1针后为30%~48%,第2针后为78%~91%,第3针后1~3个月可达96%以上。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①婴儿对疫苗产生抗体和保护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强而迅速。②年轻人比老年人接种效果好。③女性相同剂量免疫后,比男性抗-HBs高。④有免疫缺陷的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明显减弱。
(4)副作用和禁忌证:局部反应以疼痛多见,为10%~20%,偶有红肿或硬结者。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38℃者约占1.8%,疲乏占1.9%,上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占20%~30%。格林巴利综合征与首剂疫苗可能有某种关系,该病发生率低(0.5/10万接种者)。
对福尔马林和硫柳汞过敏者禁用。与其他疫苗无相互干扰作用。由于疫苗仅含有无感染性HBsAg颗粒,所以对胎儿没有危险。因此,妊娠哺乳者不应列为接种的禁忌证。
(二)非特异性预防
1.完善各级医疗单位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防止医源性传播 推广一次性注射器,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实行一用一消。
2.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管理,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目前我国采用RPHA法筛选还不够灵敏,RPHA法筛查HBsAg阴性者,如用放免法还可有7%~9.2%阴性,因此应当全部改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对献血员应严格管理,做到一人一证,定期体检,不合格者绝对不能献血。对血液制品应以最灵敏的方法检测HBsAg,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此外,凡能接触血液的情况,如刷牙、刮脸、月经、外伤等均应注意。
3.其他 吸血昆虫至少可一过性机械带毒,应防止蚊虫叮咬。性接触可传播乙肝,因此婚前体检中应进行HBsAg和抗-HBs的检测。对于一方HBsAg阳性而另一方HBsAg和抗-HBs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