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03页(1247字)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由自主神经系统对循环的主要调节——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完整性受到阻断所引起。

【诊断要点】

(1)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位时,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轻者为头昏眼花、一过性黑蒙、腿软乏力等,重者可发生昏厥。

(2)直立位较卧位时收缩压下降>6.7kPa(50mmHg)。

(3)排除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如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异常、药物反应、血容量不足、贫血等。

【治疗】

1.体针 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方法:每次选4-5穴,进针得气后用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运针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2.灸法

(1)温针灸 取穴:同“体针”。方法:每次选4-5穴,每穴灸3-5壮,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无瘢痕灸) 取穴:关元、足三里。方法:施灸时先在穴位上涂少量凡士林,然后将麦粒大的艾炷黏附于穴位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易炷再灸,每穴灸3-7壮,以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3.耳针 取穴:交感、神门、肾上腺、升压点、心、内分泌、皮质下。方法:每次针刺一侧,轻刺激,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捻针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两耳交替进行,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陈氏等治疗直立性低血压27例,用艾条温灸百会、关元、气海、三里,取得疗效。(陈邦国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8):11)

【备注】

(1)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2)针灸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血压过低者,应配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

(3)本病属中医学“眩晕”、“心悸”等病范畴。

(4)患者起床前应先活动双腿几秒钟,然后再缓慢站起;每日作倾斜运动,以刺激体位改变时维持血压的机制;平时穿有弹性的紧身裤和长袜,以减少直立时静脉血的郁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