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便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22页(1362字)

大便干燥,排出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者谓便秘。便秘仅是一个症状,它可夹杂于多种疾病之中,如中风后遗症常可并发便秘,腹肌瘫痪、肠功能紊乱亦可引起便秘,食物过精、老人或病后体虚致排便反射迟钝也可引起习惯性便秘。

【发病因素】

(1)肠胃积热 嗜食辛辣膏粱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内燔,灼伤津液,致糟粕干涸难下而成热秘。

(2)阴寒内积 阴寒凝固下焦,阳气被抑,传输乏力,致腑气凝涩不通而成寒秘。

(3)气阴不足 老人脏真不足,津液日枯,或病后失调,正气不支,或产时失血,阴随血去,肠乏润泽,或脾弱食少,津乏化源,运化不力等而成虚秘。

【辨证分型】

(1)热秘 口苦咽干,渴欲引饮,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或形热汗出,肚腹作胀,舌红苔黄,脉来滑数。

(2)寒秘 腹中阴冷,喜热畏寒,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3)虚秘 面无华,动则易疲,头晕心悸,唇舌少津,舌淡苔薄,脉来虚细。如若起居饮食如常,舌脉无异,亦无虚象觅见,而常有便秘者,亦可作肠腑少津的虚秘论治。

【治疗】

治则:疏导肠腑、降气通便。

1.体针 取穴:大肠俞、天枢、腹结、上巨虚。方法:针刺得气后,热秘用泻,加曲池;寒秘用温针;虚秘用补法加温针,气虚加气海,血虚加血海、足三里,津枯加复溜。

2.灸法 适用于冷秘虚秘症。取穴:同“体针”。方法:均用隔姜或隔附子饼灸,或用艾条熏灸,熏时务必使腹部皮肤红润发热。

【古代文献选录】

《针灸大全·席弘赋》:“大便闭涩大敦烧。”

《针灸聚英·行针指要歌》:“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

《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热秘气秘先长强,大敦阳陵堪调护。”

《针灸大成·玉歌》:“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针灸大成》卷九:“第六十七、大便秘结,不通:章门、太白、照海……宜先补后泻。”“第一百十九、大便不通:章门、照海、支沟、太白。”

【备注】

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患者平时要多食蔬菜与水果,多饮开水,并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霍乱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