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21页(1376字)
凡突然引起上吐下泻者称霍乱。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常因食入不洁之物而突然发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等。
【发病因素】
感染疫疠不正之气,由口直入肠胃,疫暑湿滞互遏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混淆,肠胃气机挥霍撩乱,而致吐泻猝作。若湿从寒化,阻遏中阳,致阳不能通达四末,而成形寒肢厥脉伏的寒霍乱;湿从热化,熏蒸手足厥阴,致壮热烦躁,抽动昏厥的热霍乱;若吐泻交作,劫烁阴津,则成眼陷螺瘪的亡阴症。
【辨证分型】
(1)寒霍乱 吐泻交作,泄物清稀如水,秽臭不重,面色苍白,肤干而冷,四肢厥逆,舌淡苔白腻,脉濡弱。
(2)热霍乱 吐泻频频,其物黄浊,秽臭较重,壮热烦躁,神识时糊,腓筋腹肌痉挛,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亡阴虚脱型 吐泻交作甚频,眼眶下陷,螺纹干瘪,肤燥唇裂,腓腹拘筋,小便闭少,神志不清,舌干而缩,苔焦裂,脉沉伏或细微欲绝。
【治疗】
治则:清暑泄疫,分利清浊,降逆镇呕,利水止泻。寒霍乱者:温振中阳;热霍乱者:清热开窍熄风;亡阴虚脱者:生津救阴固脱。
1.体针 取穴:天枢、关元、水分、中脘、内关、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方法: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2-3次。寒霍乱者,中脘、关元、天枢用捻转补法,或加温针;热霍乱者加合谷、曲池、大椎、风池,用捻转泻法;亡阴虚脱者加素髎、复溜,用捻转补法。
2.灸法 适用于寒霍乱和亡阴虚脱者。取穴:神阙、关元、中脘、天枢。方法:神阙隔盐灸,余穴隔姜灸,每穴5-9壮,每日1-2次。亡阴虚脱者直接灸,壮数不限。
【古代文献选录】
《肘后备急方》卷二:“治霍乱干呕者方,灸间使穴,在手掌后三寸两筋间,左右各灸七壮。”“治霍乱苦宛方,灸手腕第一约理中七壮,名心主,当中指。”
《神应经·霍乱部》:“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针灸聚英·百证赋》:“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
《针灸大成·胜玉歌》:“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干霍乱,刺委中(穴名)出血,或十指头(诸经方穴)出血,皆是良法。(正传)”
【备注】
平日须注意饮食卫生。重症患者要结合中西药物一起治疗。患者排泄物要注意消毒处理,杜绝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