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
书籍:中国针灸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76页(899字)
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炎性结缔组织病。主要侵犯头面部皮肤,多见于中年男女。
【诊断要点】
(1)皮疹呈斑块,上有黏着性鳞屑,揭去鳞屑可见其下面有角质栓刺。
(2)陈旧皮损中心萎缩,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3)病变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边缘多有充血及色素沉着。
(4)病变局限于头、面部。
(5)实验室检查,有时可见血沉增快、丙种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全血减少、抗核抗体阳性等改变。
【治疗】
1.耳针 取穴:面颊区、外鼻、肺、肾、内分泌、阳性反应点。方法:每次选穴3-4个,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围刺 取穴:患部。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擦净皮损区,继用毫针沿皮损边缘围刺4针,施泻法,使其针感向四周扩散,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挑针 取穴:大杼、风门、肺俞,均双侧。方法:常规消毒和局麻后,采用三棱针破皮约0.2厘米,继用钝端挑动肌筋膜,左右摆动,以不挑断筋膜为宜,外盖消毒纱布。每次挑1对穴,1月1次,4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陈氏等用耳针治疗盘状红斑狼疮15例。方法:取肺、肾、内分泌、阳性反应点、神门、脾胃、病变部位。每次取3-4个穴位,双侧耳穴针刺,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不少于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3例,无效2例。(陈育生等,中医杂志,198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