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迟、五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18页(1840字)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而言。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而言。主要见于婴幼儿,多属于先天胎禀不足,故又称“胎弱”或“胎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脑发育不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
【发病因素】
多因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或因后天失养,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或因早产,或服坠胎之剂而胎不去,毒药耗伤胎真之气;或因难产伤及脑髓者,或因近亲联姻等,皆可导致五迟五软。
【辨证分型】
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筋骨软弱,行步较迟为行迟;头发细黄稀少为发迟;身体站立不稳为立迟;语言迟慢为语迟;牙齿迟而不出,出而不坚为齿迟。五软,以萎软无力为主症。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支持,东倒西歪为头项软;手无力,不能握举为手软;下肢萎弱,不能行步为足软;口唇萎弱,唇薄无力,不能咬嚼为口软;皮宽松弛,不长肌肉,为肌肉软。临床根据辨证,可分两型。
(1)肝肾不足 肌肉萎弱无力,发育明显迟缓,起坐、站立、行走、出齿甚晚,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2)心气不足 智力不全,呆如木鸡,语言不能,或言而不清,甚者不识亲人,不知险恶,纳食可如常人,舌大露口,不时流涎。
【治疗】
治则:肝肾不足者宜补肾养肝,充盈脑髓;心气不足者宜补益心气,醒脑开窍。
1.体针
(1)肝肾不足:取穴:肝俞、肾俞、百会、通天、风府、天柱、筋缩、中枢、脊中、阳陵泉、绝骨、太溪、太冲、手三里、足三里、合谷。方法:捻转补法,除百会、通天留针1小时外,余皆不留针。隔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2)心气不足:取穴:心俞、神门、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风府。方法:捻转补法,心俞、神门、风府不留针,余穴留针1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2.头针 取穴:行走不能者选运动区,伴共济失调者选平衡区;智力不全者选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方法:提插法,留针1小时,每日1次,20次为一个疗程。
3.耳针 取穴:心、肾、肝、脾、神门、肾上腺、皮质下、缘中、膝、肘。方法:贴王不留行籽,隔日1次。嘱家长代行按压埋籽耳穴,每次按压3-5分钟,20次为一个疗程。
4.水针 取穴:风池、手三里、阳陵泉。方法:用乙酰谷酰胺或脑复康或复方麝香注射液,每次选1对穴位,根据年龄大小,每穴注射0.5-2毫升,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古代文献选录】
《太平圣惠方》卷一百:“小儿囟开不合:灸脐上脐下各五分,二穴各三壮,灸疮未合,囟开先合。”“小儿龟背:灸肺俞、心俞、膈俞各三壮。”
《类经图翼》十一卷:“龟背:肩中俞、膏肓、心俞、肾俞、曲池、合谷。”“鸡胸:中府、膻中、灵道(二七壮)、足三里。”
《针灸集成》卷二:“四五岁不言:心俞、足内踝尖上各灸三壮。”
【备注】
(1)本证随着年龄增长,病情能逐步有所好转,在发育期前用针灸治疗,则能明显加速其好转,故应抓住治疗期,治疗越早,疗效越佳。
(2)此证治疗时间较长,可将上述方法,交替使用,也可每次选2种方法同时使用。对身体过弱患儿,每次针数不能过多。
(3)也可针药结合,给予补肾养肝、养心益志或益气补血、健脾益肾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