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29页(1658字)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经唾液飞沫传播,多数发生于晚冬及初春。
【诊断要点】
(1)腮腺肿大、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坚韧而边缘不清,表面灼热,多不红,有轻触痛。肿大可限于一侧,但多数患者又累及对侧。疼痛于进酸性食物时更加明显。肿大于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消退。发热38℃左右,伴乏力,食欲不振等。
(2)腮腺肿大消退时,患者又高热,睾丸肿痛,继发睾丸炎。
(3)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有睾丸炎者总数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增高。免疫补体结合试验有助确诊。
【治疗】
1.刺血 取穴:颊车、翳风、瘈脉、少商、少泽。方法:用三棱针放血1-2毫升。少商、少泽以点刺,放血2-5滴。局部肿胀渐退时,则取1-2穴即可。每日1次。
2.体针 取穴:阿是(腮腺肿胀中心)、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发热者加大椎、曲池;肿痛甚者加液门、承浆、少商。睾丸肿痛者加血海、曲泉、三阴交、行间。方法:每次选4-5穴。阿是穴取肿胀最高点,快速进针,深1寸左右,用轻插重提手法运针2-3分钟后出针。其余穴位得气后可不留针,每日1-2次。
3.灸法 取穴:角孙、曲鬓。方法:先将穴位及其周围的头发剪短,用灯芯两根蘸植物油,点燃后,持灯芯草点燃端对准穴位快速烧灼,一点即起,听到一响声即可。可连续点2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2-3日。
4.耳针 取穴:肾上腺、对屏尖、颊、皮质下、神门。方法:毫针以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每日1-2次。
5.皮肤针 取穴:耳门、颊车、翳风、合谷、外关、胸1-4夹脊。方法:先叩刺耳门经颊车至翳风,至皮肤潮红为止;然后叩击其余穴位。
【临床资料举例】
(1)靳氏报道一男性,患流行性腮腺炎2日。取双侧合谷、角孙及患侧腮腺刺激点(肿大部位上缘45°角刺入,深1-1.5寸),加电针15分钟。起针后再取少商放血3滴。当日治疗2次。20小时后诸症见退,续治告愈。(靳志英,浙江中医,1980;(2):62)
(2)张氏等治疗痄腮,用灯火灸角孙,取得疗效。(张红江等,针灸临床杂志,1996;(7、8):102)
(3)张氏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8例,取少商、少冲、中冲、角孙、曲池、曲泉、三阴交、太冲作点刺放血,取得疗效。(张新红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10):9)
(4)何氏等用少商穴放血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取双侧少商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入少商穴约0.2厘米,挤出血液约2-3毫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结果:60例中,放血1次治愈30例,2次治愈19例,3次治愈11例,总有效率100%。(何良元等,中国针灸,1997;(7):436)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见效快而明显。肿胀见消时,仍需治1-2次,并注意及时治疗并发症。
(2)治疗期间,患者需作隔离,防止相互传染。针具应严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