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715页(2617字)

传染性贫血(马传贫)是马属动物的一种以持续感染,免疫抑制,贫血以及反复发病转归死亡的传染病。

一、样品采集

无菌采取肝、脾、骨髓、淋巴结和抗凝血。

二、病毒分离

主要应用细胞培养。

1.采取健康驴或马的抗凝血,分离白细胞。

2.加原血浆量1~2倍体积的生长液(含50%血清)混匀分装于培养瓶内。

3.培养24~48h后,细胞贴壁并伸出突起。吸去生长液,按10%营养液量接种被检材料,加入上述生长液,继续培养。

4.一般需盲传,每次7~10天。

5.被检材料中如有本病毒,在盲传三代后出现以细胞变圆、破碎、脱落为特征的细胞病变。这时可用血清学试验进一步鉴定。

欲从慢性病马分离病毒,可采抗凝血分离白细胞,用上法培养。7~10天后,将培养物冻融3次,再接种于该马新的白细胞培养内,重复上述培养进行盲传。

三、血清学试验

(一)免疫扩散

1.在1%琼脂凝胶板上打成七孔型,中央孔径为4mm,外周孔径为6mm,孔距为3mm。

2.外周2、5孔加阳性血清,其余1、3、4、6孔分别加被检血清,中央孔加抗原(用白细胞培养提取)。

3.放置室温中3天,逐日观察,记录结果。

(二)补体结合试验(半微量补体稀释法)

1.抗原分为V抗原(感染马传贫病毒的白细胞培养提取物)和C抗原(未接病毒)。

2.被检血清和阳性对照血清分别用GVB液按1∶1稀释,58℃30min(马血清)或62℃30min(驴、骡血清)灭能处理。

3.操作程序 按常规进行。

用补体结合试验测白细胞培养物抗原时,基本按上述方法进行,大致改动如下。

①接种被检材料或接种已知马传贫病毒的细胞培养物,经三次冻融和吐温-80处理后做为V抗原;未接毒培养物同样处理作为C抗原。

②被检血清换为已知马传贫阳性血清。

(三)间接ELISA 有诊断试剂盒,盒内备有全部试验所需的微量滴定板和试剂,使用颇为方便。

(四)单克隆抗体酶标斑点试验(BT)

1.将受检血清及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用微量取样器吸2.5μl,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室温干燥。

2.将膜浸入含有0.25%明胶的0.02mol/lPBS(pH7.2)溶液1h。

3.用含0.05%吐温-20的0.02mol/lPBS(pH7.2)漂洗3次,每次3~5min。

4.将膜浸入马传贫病毒抗原溶液中(抗原用2项的溶液稀释),室温下作用1h。

5.漂洗后,将膜置入2项溶液稀释的马传贫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溶液中1h。

6.漂洗后,膜浸入DAB底物溶液显色。

7.用蒸馏水漂洗终止反应。

8.判定结果。显红棕色斑点者为阳性。

(五)免疫荧光(直接法或间接法) 用以检测白细胞涂片,组织冰冻切片或白细胞培养中的病毒抗原。

(六)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抗原特异性法)

1.将新采取的血清(冻结保存,避免反复冻融)10倍稀释,取1ml置离心管内,加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使其终浓度为2.5%,于4℃作用1h,然后移到37℃作用30min。

2.以1300×g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用2.5%PEG洗2次。

3.在沉淀中加入10μl马传贫荧光抗体,于37℃作用2h。

4.加入适量PEG,使终浓度为2.5%,4℃作用1h,移于37℃作用30min。

5.按第2项洗涤。

6.将离心管内的悬液移入微量滴定板孔内100μl,再加100μl底物溶液,室温放置20~30min后测OD492

7.判定。以被检血清样品的吸收值大于或等于2为阳性。

(七)疫苗免疫马与自然感染马的鉴别诊断

1.临床及血液学检查 疫苗免疫马无任何临床及血液学变化。

2.以抗马传贫弱毒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做斑点试验,如为阴性,再以琼扩试验检查,出现阳性者可认为是感染马。

3.血清加热后做琼扩试验,将被检血清3倍稀释,于65℃水浴加热20min,阳性血清加热35min。出现阳性者可认为是感染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