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害粘球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755页(1168字)

该菌属于粘球菌属的一个新种,经实验证明G1为强毒株。它能引起草、鳙、鲢、草鳙杂种、团头鲂、鲤等的细菌性烂鳃病;亦是鱼类白皮病的病原之一;但主要侵害草鱼。

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并流行于世界各国,温水鱼和冷水鱼都易感,尤其对鱼种侵害严重,对养鱼业危害较大。

病鱼表现头部乌黑,因而又有“乌头瘟”之称。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腐蚀成一个透明的小洞,并有淡黄色粘液和污泥等附着物。

一、病原菌特性与实验诊断

(一)涂片检查取腐烂的鳃丝涂片,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细长,2~24μm,有的长达37μm。有不同的形态,如半圆形、圆形、U型、V型、Y型等,较短菌体通常是直型。无鞭毛,但用悬滴标本检查,见呈滑动或摇晃运动。

(二)分离培养

1.样品采集取病部鳃丝一小块,放在预先滴有无菌水的载玻片上水滴的边缘,经10~20min后,用接种环蘸水,接种在粘球菌初分离用胰胨琼脂平板上;也可直接取病料接种。然后置适宜的生长温度(25℃)培养(此菌可生长的温度为25~33℃,pH以6.5~7.5为宜,需氧或兼性厌氧)。

2.菌落形态该菌在25℃培养2~3天后,出现稀薄、平铺表面上呈扩散型的、镜下观察形如菊花样颗粒状菌落;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3mm左右。菌落的色泽初期与琼脂相似,36h后,渐现淡黄色,以后变深,菌落继续增大,约5天后停止生长。

子实体的形成:本菌在胰胨琼脂上,培养48h,菌落的偏中央处,长出单个子实体,肉眼观察呈淡黄色小球,镜下观察像圆锥体,基部宽大,表面光滑,折光较强,高出菌落,一个菌落中约有7~12个,其直径为130~700μm。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子实体可形成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小孢子,将其接入胰胨溶液中培养30h,大多数小孢子转化成菌体细胞。

3.生化特性(以致病性菌株G4为代表) 见图52-1。

表52-1 鱼害粘球菌的生化特性

二、病原回归试验

1.浸洗感染 将18h纯培养菌,稀释成不同浓度,把健康鱼放入,浸洗18min,取出养在试验缸中,观察发病情况;同时设对照组。

2.注射感染 取0.5ml上述菌液,注射于健康鱼的腹腔和皮下,观察发病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