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小球菌核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117页(2165字)
稻小球菌核病是由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其有性世代为Leptospaeria salvinii Catt.,在我国尚未发现。稻小球菌核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北方稻区也偶有发生。晚稻重于早稻,受害较重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多的达到50%~90%,有些年份造成大面积倒伏,成为水稻后期重要病害之一。
1 预测依据
稻小球菌核病的测报主要根据稻飞虱发生量、肥水管理、残存菌核量等预报因子综合分析,预报病害发生发展趋势。
1.1 稻飞虱发生量
稻飞虱为害水稻基部后造成伤口,诱使本病病菌从伤口侵入。此外,病斑和水面上的菌核表面产生的大量孢子,随稻飞虱为害,也能导致初次和再次侵染,加重小球菌核病的发生。因此,凡晚稻中后期稻飞虱大发生的年份,小球菌核病的为害也显着加重。
1.2 土壤中含钾量
氮肥多,而土壤中缺钾或钾肥不足,使水稻的氮素同化作用不正常,体内铵态氮和可溶性氮增多,同时,使稻株中纤维素减少,茎秆生长柔软,易死秆倒伏,加重小球菌核病的发生。因此,在缺钾区,增施钾肥可显着减轻病害。
1.3 灌水
凡水稻生长前、中期灌深水,后期断水过早,土壤干燥过久的田块,或长期深灌、排水不良的烂田等均可能发病较重。
1.4 田间残留菌核
田间残留菌核多少与发病关系密切。上年或上季发病重、残留菌核多的田,发生重;反之则轻。
此外,水稻品种抗病性有显着差异。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冬后稻田残留菌核量调查
每年3月下旬,调查绿肥、冬闲田10块,每块田随机挖取50丛稻桩。记载有菌核的丛、株数,计算有菌核丛率和株率。调查结果记入表4-19。
表4-19 稻小球菌核病残留菌核调查表
2.2 病情消长动态调查
从8月中旬起,选取各类型田若干块,每10天调查1次,每块田查100丛。记载病丛率,从中固定10~20丛,调查病株率。杂交稻查到10月中旬,粳糯稻查到10月下旬。调查结果记入表4-20。
表4-20 稻小球菌核病田间病情调查表
2.3 病情稳定期普查
在各类型品种成熟前5~7天,选择10块以上稻田,采用平行跳跃式随机取样,每块田至少挖取10丛稻,逐株剥查并分级,计算病丛率、病株率、枯秆率、有菌核株率及严重度。调查结果记入表4-21。
表4-21 稻小球菌核病病情普查记载表
3 预测方法
根据当地农业区域、土壤含钾量、晚稻前期本病的田间病株率、菌核量和品种抗病性等因子,结合当年稻飞虱发生趋势、氮肥用量和秋季气温预报,综合分析做出当年晚稻稻小球菌核病趋势预测。
4 预测参考资料
4.1 稻小球菌核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顶叶青绿,茎秆基部叶鞘上有小病斑,黑斑未侵入茎秆;
◆2级:顶叶青绿,茎秆基部叶鞘上有大病斑,黑斑已侵入基部茎秆的茎表或内壁,但茎腔内未见菌丝、菌核;
◆3级:顶叶叶片已枯黄,但叶鞘尚青,茎腔内有菌丝,但未见菌核,茎秆基部始软化,但未现全株枯死;
◆4级:全株枯死(以顶叶叶片与叶鞘均枯死为准),剥开茎腔内有菌核,或有白毛状菌丝,或有泥灰色霉,或茎基腔内变黑腐烂。
4.2 计算方法
4.3 发病为害程度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