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卷蛾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98页(3100字)
茶小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Öslertamm)又名棉褐带卷叶蛾、苹果小卷叶蛾等。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苹果、梨、柑橘、桑、杨、柳、棉花、花生、野苋等多种林木、作物及杂草。分布广泛,遍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云南、四川、河南、陕西等茶区。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越冬虫口密度调查
在越冬代幼虫老熟至化蛹期间进行。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形、地势(如岗背、阴坡、平原等)和有代表性的茶园(如幼龄、成年投采园、衰老园、更新留养园、常规条植、多条密植等),且越冬基数(上一年发生量大、中、小)不同的地块各2~3片。在每片茶园中部1334m2范围内,以棋盘式取样10点,每点查1m行长茶丛(上一年发生量小、越冬虫口密度低者,可用平行跳跃取样30点,每点查1丛),收集蓬面、丛内全部虫口,按表8-19各项观察记载。
表8-19 茶小卷蛾越冬虫口密度调查记载表
1.2 田间发育进度调查
根据虫口密度调查,选择虫口密度较大而立地条件不同(阳坡、阴坡等)、发育进度不一的茶园3块。调查蛹、卵、幼虫发育进度。3月中旬开始,取小气候较暖、幼虫发育较早和小气候偏冷而幼虫发育较缓的茶园各1块,各固定1340m2面积,定期观察。一般每5天调查1次。取样方式及样点面积与虫口密度调查相同。但每次调查样点,放在前1次相邻的茶行,并向前推进1m,如此顺序循环推进,做到同世代内每次样点不重复。对查获的虫体,蛹、卵分级、幼虫分龄计数,记入表8-20(调查样点虫体不放回)。
表8-20 茶小卷蛾卵、幼虫、蛹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越冬代幼虫化蛹期每天调查1次,除与正常系统调查相重合的日期外,可只调查记载各级蛹数。
1.3 蛾量消长调查
从越冬代幼虫化蛹后开始调查。
1.3.1 灯光诱蛾 在茶园附近地势较高而四周无障碍物的场所,设20W黑光灯,灯管高出茶丛0.6m。灯下置放水盆,或装集虫漏斗,次晨统计,记入表8-21。
表8-21 灯光诱集茶小卷蛾记载表
1.3.2 性外激素诱雄蛾 在定点系统调查的3片茶园内,取每片茶园中部667m2左右面积,在对角线两端放置诱钵(两钵距离30m以上),以铁丝穿透吸有性引诱剂的载体(诱芯1个)置钵面,钵内加少量洗衣粉的清水液,水面与性引诱剂芯距离1cm左右。每天下午6时放出,次日清晨检查,按钵编号统计诱集蛾数,记入表8-22。
表8-22 茶小卷蛾性诱记载表
1.4 幼虫上芽进度调查
在前述发育进度调查的茶园中,以发育进度居中的一块作为调查地块。在各代盛蛾期,以平行跳跃式取样30点,每点取0.3m长行茶蓬,两端以红油漆标记,并挂牌编号。隔天调查1次;见虫芽后改为每天1次,检查蓬面及蓬侧,摘除所有虫芽,分别观察虫龄,记载于表8-23。一般只记一龄幼虫,如遇阴雨所阻,调查日期推迟,则同时记二龄幼虫。当连续3天不能查获一龄虫时,即不再调查,待下代盛蛾期或见卵后,再照样进行。
表8-23 代茶小卷蛾孵化上芽调查记载表
1.5 幼虫存活率调查
各代卵孵化完毕后和幼虫老熟化蛹时各调查1次。在幼虫上芽进展调查样点的相邻茶行,取相对茶蓬的同等长度茶丛,调查当代孵化的卵壳数、活幼虫数、死虫数。化蛹期调查则取上芽进度调查样点的另一侧的相邻茶行,检查当代卵壳数、活虫数(幼虫及蛹)、被茧蜂寄生数等。同时,于每点检查0.3m2具代表性蓬面的生产小枝数。将各观察值记载于表8-24。
表8-24 __代幼虫存活率调查记载表
1.6 为害程度调查
在各代幼虫老熟化蛹期,结合存活率的调查进行。检查1m2蓬面生产小枝数的同时,目测芽叶被害率,并分级记载于表8-25。
为害程度分级:
◆0级:无害状;
◆1级:芽叶被害率达5%;
◆2级:芽叶被害率达5%~15%;
◆3级:芽叶被害率达15%~50%;
◆4级:芽叶被害率达50%以上。
表8-25 __代茶小卷蛾为害程度调查记载表
2 防治指标
2.1 防治适期
根据发育进度调查,结合当时气温,参考历史资料,推算当代幼虫孵化始盛、高峰、盛末期,指导防治。孵化盛末期或盛孵起后4天以内,为化学防治适期。
2.2 防治对象茶园确定
上代老熟幼虫密度每米行茶丛达4~6头,或蛹2~3头的茶园,为必须防治园。
上代老熟幼虫和蛹密度每行茶丛分别在1~3头/1.5m以下者,则根据有虫芽梢密度确定。采摘前的蓬面,每米行茶丛有幼虫16头以上,为防治对象园;采摘后的蓬面,平均每米行茶丛有幼虫8头以上者,为防治对象园。
(以上防治指标,仅适用于一、二代;三、四代要适当放宽。)
3 测报参考资料
茶小卷蛾各地发生期
茶小卷蛾各代各虫态历期(天)
茶小卷蛾幼虫各龄平均历期(天)(1)
注:安徽,宣、郎、广
茶小卷蛾幼虫各龄平均历期(天)(2)
注:武汉,室内
茶小卷蛾蛹分级形态特征及各级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