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的垂下式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47页(4184字)
(一)分苗时间与分苗密度 因贻贝附着能力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以及贝苗的来源不同,分苗工作一般在夏季和秋季进行。秋苗可在5~8月份分苗,春苗可在8~10月分苗。各地可根据海区条件和养殖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分苗时间。一般来说应尽早分苗,因贝苗在采苗绳上高密度附着,互相挤压,生长缓慢,早分苗可使贝苗稀疏开来,使其在适宜的水温和密度下迅速生长。
分苗密度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成品的产量和质量。密度过小,虽然个体生长快,个体大,成品质量高,但产量低;密度过大,虽然产量较高,但生长缓慢,个体小,难以达到商品规格,同时还能造成个体间相互挤压,而造成大量脱落。因此应合理密养,生产上的分苗密度、以每米养成绳1000~1200粒苗为宜。
(二)分苗方法 目前贻贝养殖生产中采用的分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缠绳 缠绳是将采苗绳直接缠到养成绳上,让贻贝苗自动移到养殖绳上的一种分苗方法。这种方法适宜于分养壳长3~5毫米的小苗,利用幼贝具有活泼移动的习性,将附有小苗的采苗绳,根据分苗密度截成一定长度,再缠绕到养成绳上。缠绳以后,贝苗可逐渐移动并附着在新的养成绳上。缠绳可以提早分苗时间,分苗密度也容易控制,可在海上直接进行,操作简便,工效高。
2.簇夹 就是将采苗绳上的贻贝苗成簇扒下来,夹到胶皮绳的拧劲缝中,使贝苗自行扩散附着的一种分苗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利用贻贝可短距离移动的习性,具有操作简便、节省器材的特点,但往往附苗不均匀。
簇夹时应注意胶皮绳拧劲不能太小,否则不易夹紧贝苗。簇夹的贝苗不能太大,如壳长大于1厘米,附着能力差,极易脱落。
3.包苗 包苗是一种用网片将贻贝苗包裹在养成绳上,待贝苗附牢后,再拆掉网片的一种分苗方法。包苗前应对贝苗进行处理,即把互相附着在一块的贝苗分散开,以便使每个贝苗都能重新选择适合其附着生长的位置。同时,要洗去贝苗上的浮泥杂质及敌害生物,以便贝苗附着和增强其附着强度。包苗一般适用于分养壳长1厘米左右的大苗。
在分散洗涤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贝苗,不要强行分开,以免将足丝腺拔出,影响贻贝成活。包苗时应将大小不同的贝苗分别包养。
包苗前应先把养成绳用海水充分浸泡,将分开洗好的贝苗,按所需的密度均匀撒在网片上,再把养成绳放在中间,用网线从一端缝合,边缝边调整,使贝苗较均匀的分布在绳的周围。包扎时松紧适当。包苗工作应在背阴处进行,包好的贝苗应尽快挂到海中。拆网时间应以贝苗附着牢固、拆网后无大量脱落为准,在水温17~24℃时,一般经2~4天后即可拆网。拆网时应注意天气,大风之前不宜拆网。
包苗可以控制分苗密度,但必须在陆地作业,且较为烦琐。
4.间苗 就是把采苗绳上多余的贻贝苗间下来,留在采苗绳上的贝苗直接作为养成用苗。间下来的苗再包苗分养。
间苗可使苗绳腾出一定空间,利于小苗扩散,留下的贝苗的附着力不受影响。
(三)挂苗数量与水层 挂苗数量以浮力大小、筏架的承受力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到海区环境条件、饵料生物量、养殖周期、产量指标、贝苗是否充足以及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筏架器材等因素,一般每台筏架可以挂养成绳80~140吊。养成绳的吊挂水层在0~3米均可,对贻贝生长无明显影响。
(四)养成期间的管理 养成期的防护与管理工作是贻贝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防风 风浪是贻贝养殖中的主要灾害,因此要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听天气预报,仔细检查浮筏不安全的因素,做到以防为主,确保安全。冬、夏季节季风盛行时,注意浮力不要过大,防止断缆、断绠拔橛、养成绳互相摩擦搅缠、浮漂脱落等。强风来临前,采取吊漂压筏或沉石压筏等方法,将大绠沉入水下0.5~1米处,以减少风浪对筏架的冲击和损坏。
2.防断 由于贻贝重量较大,养成后期每绳承受重量达20~25千克,有的可达35~40千克,整个重量由吊绳承受,在生产中经常发生断绳现象(主要是吊绳被贻贝壳割断或磨断),而使整绳贻贝坠入海中。因此,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养成后期应重点检查吊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固,也可采用双股吊绳,以防旋转破劲而拉断。
3.防脱落 在贻贝养成过程中,尤其冬季或度夏阶段,脱落严重,往往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造成贻贝脱落的原因很多,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分苗密度过大,贻贝生长拥挤,附着面积减少,形成中空而脱落。
自然因素主要有低温、酷暑、风浪冲击等。冬季水温低,足丝分泌数量少且细而脆弱,并且因浮泥淤积,足丝易老化,贻贝自行切断足丝而脱落。夏季水温超过29℃时,贻贝也会大量死亡脱落。因此,夏季高温季节,将筏架沉到水面2米以下,光线较暗、水流畅通、水温与盐度稳定,可明显减轻贻贝的脱落。台风时,风大浪急,贻贝因受风浪冲击和养成绳之间互相摩擦而引起脱落;或因浮泥泛起、环境不适,贻贝自行切断足丝而脱落。用网衣包苗和草绳捆扎,或在养成器上横插数根木棒,可以防止贻贝脱落。
4.防冰冻 在北方,贻贝越冬的主要问题,不是低温致死,而是海上流冰对筏架的破环。因此,在冰冻期应采取吊漂压筏、沉石压筏或联绳压筏等方法,将筏架下沉到水下1~2米,可有效的减轻流冰对筏架的损害。防冰冻,还应注意养殖海区的选择。
(五)提高贻贝产量的措施
1.早分苗 贻贝在春、秋季有两个适温生长期,壳长月增长可达1厘米以上。冬、夏两季水温较低或较高,贻贝生长缓慢。因此,春苗如在8月底以前分完,对贻贝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商品率和出肉率显着提高。水温较高的海区不适于在高温期分苗.以免分苗后发生脱苗及死亡。
2.调节水层,立体养殖 自然海区的饵料生物,在水深10米范围内都有分布。因此,采取适当增加养成绳长度,减少台挂绳数,进行上下水层的立体养殖,能起到充分利用水体生产力,增加产量的效果。此外,春、秋季浅水层养殖,冬、夏季深水层养殖,也是促进贻贝生长的有效措施。
3.两季作 就是利用春苗和秋苗,在一年中进行两次分苗放养,两次收获的一项生产措施。以山东省海区为例,第一季:利用前一年的秋苗,在5月分苗放养,至当年9月初即可收获。第二季:利用当年的春苗,在8月底9月初分苗放养,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收获。以往生产上大多利用春苗,但近几年,海区秋季附苗量骤然增加,为利用秋苗提供了有利条件。秋苗中的大个体在5月分苗,稀养稀挂,每米养成绳分苗密度为800~1000粒,在生长旺季使贝苗迅速生长。至当年9月,壳长达4~5厘米时收获,这样,海区腾出的筏架器材仍可放养春苗。秋苗中的小个体可留在8月分苗放养。
(六)贻贝的收获
1.收获季节 贻贝的收获季节主要根据其肥满度而定。辽宁沿海3~4月和11月是最好的收获季节,此时干出肉率可达6%~9%,最高可达10%。山东沿海1~3月和9~10月收获最好,干出肉率为7%~9%。广东养殖翡翠贻贝在5~6月和10~11月中旬收获最好。
2.收获方法 目前贻贝的收获方法,生产上仍然是手工作业。一种方法是将养成绳从大绠上解下装船,运回岸上后,再将贻贝从养成绳上剥下来。另一种方法是在海上将养成绳提出水面,剥下养成绳上的贻贝,装入船舱中运回岸上,养成绳继续保留在筏架上,作采苗绳或后茬养殖用。
在收获时应根据养殖规模、贻贝个体大小及肥满度状况等统筹安排,一般采取收大留小、先肥后瘦的办法。如果是搞两茬作,可以边收获边挂养,这样即可充分利用海上筏架器材,又不会因为收得太早影响贻贝肥满,或养得太晚影响贝苗生长。
3.贻贝的加工 贻贝除鲜销外,目前主要加工方法为熟干(制成品称为淡菜)、鲜干(制成品称为蝴蝶干)、冷冻贝肉等。
(1)熟干 主要经过以下工序:①洗刷分离,将从养成绳上剥离下来的贻贝,用手工或机械分离,将成团的贻贝逐个拆散,并冲洗干净,除去淤泥杂质;②蒸煮开壳,采用锅炉蒸气设备,蒸煮时间对脱水率和干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以煮沸后再蒸煮5~10分钟为宜;③壳肉分离,采用振荡筛式壳肉分离机,也可用手工剥肉;④干燥,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一般曝晒2~3天即可,以手捏不动贝肉为度。
(2)鲜干 将新鲜贻贝洗净后撬壳取肉,用海水洗净,然后晒干。鲜干多选用壳长7厘米以上的大个体,切腹取肉,并将贝肉摊开摆放整齐,晒出的干品形似蝴蝶。因此,故名为“蝴蝶干”。
(3)冷冻贝肉 将经过蒸煮的熟贻贝肉冷冻即成。把熟贻贝肉洗净,沥去水分装盒,放入-10℃的冷库中速冻。为保持肉质鲜美,可在冷冻前,将贝肉放置在17~20℃浓缩贻贝汁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