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播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57页(12077字)
(一)泥蚶的滩涂播养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各地养殖泥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蚶种培育阶段(将蚶苗培育为蚶种)和养成阶段(将蚶种养成为商品蚶)。
蚶苗,又称蚶砂,即采集到的自然苗,壳长约1~5毫米,约10万~20万粒/千克。蚶种(山东),又称蚶童(浙江)、蚶豆(福建)、蚶仔(广东),一般指壳长10~17毫米左右的,约600~1200粒/千克。商品蚶,即成蚶、大蚶,指壳长大于25毫米的,60~120粒/千克。
1.蚶种培育 蚶种培育阶段,是指将10万~20万粒/千克的蚶苗(壳长约1~5毫米)培育至600~1200粒/千克的蚶种(壳长约10~17毫米)。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因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山东大致从当年11月至翌年6月,也称为越冬保苗;浙江在采苗后经1个月左右的暂养,从当年12月至翌年4月底为越冬保苗期;而福建广东沿海,冬季水温较高,不需要越冬,采苗后暂养几个月,然后进行蚶种培育,培育时间大致为9个月左右。
(1)播苗 播苗前应检查苗种质量的好坏,根据苗种质量,确定播苗数量。好的蚶苗一般呈白色,壳面上带有赤色,如无赤色则是不健壮的表现。另外,如果蚶苗有臭味,少数壳顶发黑,说明放置时间过久,质量不好。同时要检查蚶苗中有无混杂敌害生物和杂贝苗,蚶苗有无失水张壳的现象等等,如不符合播苗要求,则不宜采用。
播苗量随不同海区、播苗季节及蚶苗大小等有很大不同。一般蚶苗个体大,播苗粒数就可少些,反之播苗粒数就要适当多些。由于泥蚶分批产卵,发育过程不同步的缘故,即使同一产地的蚶苗也大小参差不齐。因此,在放苗前最好进行分筛,将个体较大的与个体较小的蚶苗分别播养。一般10万粒/千克的蚶苗,播苗量为2.25亿~3亿粒/公顷;20万粒/千克的蚶苗,播苗量为4.5亿~6亿粒/公顷。
播苗方法有干潮播苗和浅水播苗两种。干潮播苗是在退潮后进行,播苗者延畦边排水沟前进并播苗。但天气炎热时应避免在中午前后播苗;并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免蚶苗长时间干露。浅水播苗是将蚶苗装在小船上运至培育场地,当水退至1米深时,按照提前插好的标志从船上向水面播苗,苗即沉至滩面。但在水深流急的场地及风浪大的天气,不宜采用此法,以免蚶苗流失或疏密不匀。
(2)管理 蚶苗播下之后,就应有专人负责,做好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防灾防害,定期疏散,减少培育期的死亡率,培育出好的蚶种。生产上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①防晒 南方夏季水温较高,而且水温变化较大,长时间日晒,可导致埕地低洼积水处水温上升,蚶苗适应不了而被烫死。要采取疏通沟渠,平整滩面的措施,使埕地退潮后不积水。
②避淡水 有的海区在雨季受淡水影响大,特别是夏季连续降雨时,盐度常下降至10以下,而造成蚶苗大量死亡。如果低盐度持续时间长或根据天气预报有连续降雨时,要将蚶苗移至盐度较高的海区,培育到蚶种后再移入内湾养成。
③淘洗与疏播 随着蚶苗的不断生长,要经常疏散放养密度。在疏播时先将蚶苗全部捞起,经过淘洗,再重新疏散播养。淘洗的作用一是可以清除敌害生物和杂质;二是可以锻炼蚶苗,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淘洗最好在有淡水源处清洗,以彻底除掉敌害,而短时间的淘洗对蚶苗无不良影响。水温较低时,疏播后的放苗密度约为原来的3/4左右。4~5月以后水温升高,疏播后的放苗密度一般为原来的1/2左右。
④防除敌害 危害蚶苗的敌害生物主要有鰕虎鱼、蛇鳗、河鲀等肉食性鱼类以及红螺、斑玉螺、寻氏肌蛤、经氏壳蛞蝓、蟹类、浒苔、水鸟、水鸭等。对穴居性的鰕虎鱼、鳗类,可在滩面上寻找其生活的洞穴,用喷雾器喷入0.5%的鱼藤精,即可杀灭。寻氏肌蛤大量附着时是以足丝相互连结而覆盖在滩面上,造成蚶苗窒息死亡。因此,应及时进行淘洗与疏播,淘洗时将寻氏肌蛤的足丝搓断或将其壳搓碎,即可除掉。经氏壳蛞蝓昼伏夜出,吞食蚶苗,防除方法可采用捕捉或在苗场周围拦网阻止其进入苗场,都有一定的效果。浒苔等杂藻往往附着在蚶壳上影响蚶苗摄食与呼吸,可用铁刺网在滩面上拖行,使杂藻卷缠其上,从而达到清除的目的,同时也可驱赶其他敌害生物。水鸟、水鸭能啄食蚶苗,可用鸟网防除驱赶。
⑤检查蚶苗生长情况 可根据苗的体色和滩面的土色,了解蚶苗的生长情况。正常的蚶苗体色呈白色并略带灰黑色,水深处的蚶苗体色较浅。如蚶苗体色发青是因为场地太浅或水流不畅造成的,是不正常的迹象;如蚶苗体色发红是场地砂多,水浅流速慢造成的。正常情况下,滩面土色略呈褐红色,在阳光下会反光。如滩面土色呈青黄色,是水云等藻类大量繁殖后老化死亡所造成的,能形成一层“土皮”覆盖滩面闷死蚶苗。此时应用钉耙或铁刺网耙动滩面,使“土皮”随水飘走。如滩面土色发白,是由于大风卷起波浪,搅动埕地,泥浆流失,底栖硅藻减少所致,也会影响蚶苗的正常生长。发现不正常现象时,主要措施是勤耙或移埕。勤耙能驱除敌害、杂藻,疏松泥土促使蚶苗活动,有利于蚶苗的生长;移埕就是将蚶苗移到新的场地重新播养。
2.蚶的养成 蚶的养成阶段,是指将600~1200粒/千克的蚶种养至60~120粒/千克的商品蚶(壳长大于25毫米)。养成时间南方需1~2年,北方需2~3年。
(1)播苗 成蚶养殖的播苗量与海区条件有关,各地放养时的播苗量不尽一致,应根据苗种来源,放养面积及海区生产力等因素,因地制宜。一般500~600粒/千克的蚶种,播苗量为300万~600万粒/公顷;800~1200粒/千克的蚶种,播苗量为900万粒/公顷。
播苗季节在各地也不尽相同,南方一般在4月,而北方稍晚些,一般在5~6月播苗。播苗方法一般采用干潮播苗,选择在大潮期间,早晚退潮时进行。播苗时用手均匀撒播,注意不要重播或漏播。
(2)养成管理 泥蚶养成期间应加强蚶田的管理,禁止人为践踏,保持蚶田平整,并经常测定养殖场地的海水温度及盐度变化,观察泥蚶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理人员应做好管理工作,以保证泥蚶正常生长。每人一般可管理1公顷左右蚶田。
①防洪避淡 在雨季因洪水注入,泥蚶常大量被“淡死”。为此,可在蚶田的上端修分洪坝或排水沟,把洪水引开,或在雨季到来之前,将泥蚶移到外海区养殖,广东有的地方称之为“过港”,雨季过后再搬回原地。蓄水养殖时,雨后应及时放水,涨潮多纳海水,提高蓄水池内的海水盐度。
②及时疏散 刚养殖的蚶种一般密度比较大,以后随着泥蚶的生长应及时疏散,一般每年应疏散1~2次,疏散后的密度一般为原来放养密度的3/4~4/5左右。疏散的方法是将放养的泥蚶全部收起,再重新移养到新的场地。疏散时要尽可能向低潮区移养,同时注意清除敌害,经疏散后泥蚶的生长速度可明显加快。
③耕滩松土 养成期间经常用钉耙等耕松滩面或池塘面的泥土,可以清除杂藻,排除污物,疏松土质,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从而促进泥蚶的生长。
(二)蛤仔的滩涂播养
1.播苗 北方一般在春季4~5月,南方12月至翌年3月都可播苗。
播苗方法可分为干播和湿播两种。干播是在退潮干露时,把苗均匀地撒播在滩上。如遇涨潮无法播苗或未播完,只能待退潮后再播,此时应将蛤苗卸到浸没在海水中的滩上,以尽量减少蛤苗损失。湿播是在潮水未退出滩面时,把蛤苗装上小船,运到插好标志的滩上,在标志范围内均匀播苗。播苗应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蛤苗流失。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延长了作业时间,能提高蛤苗成活率,缺点是难以均匀播苗。小个体的蛤苗因容易被潮水冲走流失,不宜湿播。
播苗密度与蛤仔的生长速度有很大关系,如播苗密度大,饵料不足,蛤仔生长慢;播苗密度小,单位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又不能充分利用滩涂生产潜力。播苗时应根据潮区的高低、底质的软硬和蛤苗大小等,掌握适当的播苗密度。低潮区露空时间短,蛤仔摄食时间长,生长较快;另一方面由于潮区低,生物敌害多,蛤仔死亡率高,所以低潮区要适当多播。底质不同,播苗量也有差异,底质硬,稳定性大,可多播些,反之要适当少播。一般壳长5~7毫米(2万~4万粒/千克)的蛤苗,播苗量为3000~5300千克/公顷;壳长约15毫米(约2500粒/千克)的蛤苗,播苗量为7500~11250千克/公顷。在蛤苗供应不足时,可以适当稀播20%~30%,虽然稀播会使单产略为降低,但稀播可加快蛤仔的生长。
2.养成管理 养殖期间的自然灾害、生物敌害和人为践踏,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管理,及时防除灾敌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防止自然灾害 在易受台风袭击的海区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在滩面的软泥,集拢散失的蛤仔,以减少损失。
(2)防除敌害生物 对危害严重的鱼类,可用茶籽饼毒杀(用量为75~120千克/公顷)。使用时将茶籽饼捣碎泡水,均匀地撒在滩面上,毒杀效果较好。梭子蟹随潮水进入滩面,较难防范,可用手推网、流刺网等捕获,以减少危害。玉螺数量多,危害季节长,目前尚无有效的毒杀方法,只能在其早晚出来活动时采捕,同时拣除其卵带,减少其后代的繁殖。
(3)移植 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变潮区,调节密度,促进生长。个体小的蛤苗,播苗潮区较高,经一段时间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应移入低潮区放养以促进生长。另外,可根据泥层保温性好、冬季不易冻死蛤苗的特点,以及砂滩温度较低、夏季不易晒死蛤苗的特点,随不同季节移植到不同场地,以提高成活率。另外,蛤仔产卵后体质较弱,可移植到饵料丰富、风浪小的中、低潮区,以减少死亡。
(4)日常管理工作 蛤滩应有专人管理,防止人为损失,特别是蛤仔产卵后体弱,无力潜土,多浮露在滩面上,踩踏会导致死亡。此时应防止人为践踏或鸭群侵入危害。另外,应注意填平滩面,修补堤坝水闸等。
3.收获
(1)收获季节 蛤仔的收获时间应根据其生长和肥满度而定,一般在繁殖季节前收获。北方多在春末夏初;南方从4月开始、直到9月结束。繁殖期蛤仔肉质较瘦,不宜收获。
商品蛤仔的壳长要达到3厘米以上。目前,北方养殖蛤仔一般产量可达75~90吨/公顷(即放苗量的2.5~3倍)。
(2)收获方法 由于各地作业习惯和滩涂底质不同,可分为锄洗、荡洗和挖拣等方法。
①锄洗法 适用于泥质滩,操作方便,工效高。收获时,将滩面划分成若干小块(每块约100平方米),然后在其周围筑堤,堤高20厘米左右、宽30~40厘米,在滩下方堤中央挖一出水口,上置竹帘。堤筑好以后用四齿耙翻滩,翻滩的深度为10厘米左右。然后将滩上方的堤开一进水口,被拦在堤上方的海水流进翻好的滩内,这时不断耙锄搅拌,使滩土成为泥浆,迫使蛤仔上升到表层。再舀水泼洒到滩上,将蛤仔集中到竹帘处,然后用手耙将蛤仔往竹帘上耙,泥砂从竹帘漏下,蛤仔则落入竹帘后面的蛤篮中。经洗净、拣去杂物和破碎的蛤仔,即可上市。
②荡洗法 砂质滩多采用此法。收获时先在滩面上插好标志,在潮水未退出之前即下滩用蛤耙顺流往后耙,到一定距离后将耙内的蛤仔倒在篮内,另一人借助水的浮力把蛤篮拖到筛蛤处,倒进蛤筛中,边走边筛。小蛤仔均匀地落在原来的滩面上,继续养大。筛起的大蛤仔装到船上,洗净即可。荡洗法操作复杂,花费工时较多,但其优点是能先收大蛤仔,留养小蛤仔。
③挖拣法 不论是泥质还是砂质滩都可采用此法。收获时各操作者相距1米左右,横列并排用锄翻土挖起蛤仔,一个个拣起放在蛤篮中。这一收获方法简单,但工效较低。
(3)加工 蛤仔主要是鲜销,此处还可加工制成蛤干、咸蛤或真空小包装食品等。蛤干是将新鲜蛤仔洗干净,用蒸气蒸至两壳张开,然后剥肉去壳晒干即成,北方较多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南方养殖的蛤仔,多是鲜销,少量加工成咸蛤。制蛤干时蒸煮出的蛤汤可浓缩为调味品——蛤油。
(三)缢蛏的滩涂播养
1.蛏苗质量的鉴别 蛏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放养后的成活率和产量,可按以下标准对蛏苗质量进行鉴别。
(1)优质蛏苗 苗体肥硕结实,两壳合抱自然,个体大小整齐,无杂质,无异臭味。壳前端呈黄色,壳缘略呈绿色,水管略带淡红色,壳厚半透明。置于容器内稍受振动,两壳立即紧闭并发出“嗦嗦”的声响。放在海水中或滩面上,很快伸足,播苗后很快钻入泥中。
(2)劣质蛏苗 苗体瘦弱,两壳松弛,大小不均匀,杂质多,放置稍久有异臭味。壳前端呈白色,壳面呈淡白色或褐色,壳薄且不透明。置于容器内振动,反应迟钝,两壳不能紧闭,声音弱。放在海水中或滩面上,迟迟不能伸足,播苗后很久才钻入泥中。
2.播苗 蛏苗壳长达到1.5厘米时就可播苗养成。福建、浙江在1~3月中旬播苗,一般应在4月初结束播苗,以利于缢蛏的生长。山东移苗养殖,在3月中旬~4月上旬播苗为宜。
播苗前,要先用海水把蛏苗洗净,捡去杂质,以便于播撒。播苗方法可分为抛播和撒播,前者适于埕面宽的蛏埕,后者适于埕面窄的蛏埕。一般都在大潮汛时播苗,小潮时不播苗。因为大潮时蛏埕干露时间长,可以当天采苗、当天播苗,又有足够的时间让蛏苗钻土,钻潜率高,能减少损失。小潮时则大多要隔日才能播苗。
播苗量应根据底质软硬、蛏苗大小和潮区高低而定。底质硬的比底质软的要多播50%左右,潮区低的要比潮区高的适当多播。一般在砂泥底质播壳长1厘米的蛏苗(约1.2万粒/千克)1500万粒/公顷,泥砂底质为1000万~1200万粒/公顷,软泥底质为750万~900万粒/公顷。壳长1厘米以上的蛏苗,随蛏苗个体的增大,播苗粒数可适当减少。
播苗时应注意,苗运到后要在阴凉处放置1小时左右,然后在盛有海水的容器内洗涤,再用筛将大、小苗分开,这样处理的蛏苗,播苗后钻潜率高,生长均匀。潮水涨到埕地前半小时应停止播苗,否则,蛏苗未钻入泥砂中而被潮水冲走流失。雨天一般不宜播苗,如果蛏苗运到时,适逢雨天要赶播,要用细耙将埕面耙一遍,再播上蛏苗,然后用荡板把埕土推平,使蛏苗覆盖在土中便可钻潜。洪水时海水盐度下降,蛏苗不易钻潜,要在埕面上撒盐以增加盐度,一般撒盐105~195千克/公顷,可提高蛏苗钻潜率。
3.养成期间的管理 播苗后,就进入养成阶段。养成期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补足蛏苗 播苗后1~2天要下滩检查,如因蛏苗质量差而钻潜率低,或因蛏苗被潮水、风浪冲散到埕外,或有漏播现象等,要根据损失情况,及时补苗。
(2)修整埕面 养成过程中,整好的埕地常常受到风浪、潮流的冲刷而遭到损环,如有堤坝倒塌、埕面不平、沟道堵塞等,要及时修整。
(3)清沟盖埕 就是把蛏埕间水沟中的淤泥挖起,均匀地覆盖到埕面上,其作用是使沟道畅通不积水,保持埕面底质稳定,从而促进缢蛏生长。清沟盖埕一般每月2次,在小潮时进行,因为此时流速较小,盖上的淤泥不易被冲走。但在播苗后以及缢蛏产卵后,不宜盖埕,因为小蛏苗和体弱的大蛏,容易被淤泥闷死。
(4)防止自然灾害 台风、暴雨洪水、霜冻等都能对缢蛏造成灾害,要做好预报和善后工作,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5)防除敌害生物 直接危害缢蛏的敌害生物主要有蛇鳗、海鲶、鰕虎鱼、黑鲷、河鲀、玉螺、章鱼、水彩短齿蛤、中华蜾蠃蜚、水鸭、锯缘青蟹、沙蚕等。对缢蛏危害最大的是蛇鳗,可用鱼藤精、巴豆、氰化钠(或氰代钾)等药物毒杀。0.5千克鱼藤精捣碎加水5千克,洗去其中的乳白色汁,喷洒时再冲淡至50~75千克,均匀喷洒在蛏埕上,数分钟后蛇鳗即被熏出穴、尔后死亡。中华蜾蠃蜚可用1%~2%烟屑浸出液喷洒,用药量为30千克/公顷。对玉螺、蟹类,主要是下滩捕捉。
4.收获
(1)收获季节 播苗后,缢蛏苗经过5~8个月的养成,壳长达5厘米左右、鲜贝个体重约6克,此时收获的为1年蛏。个体较小、继续养殖到翌年收获者为2年蛏。
应根据缢蛏年龄和软体部肥满度确定收获季节。1年蛏在6月底生殖腺开始发育、软体部逐渐肥满,至9月份达到高峰,一般在8~9月份收获。2年蛏越冬后,软体部迅速肥满,壳长可达6厘米以上,一般在4~7月份收获。
(2)收获方法 各地的收获方法不同,可分为锄挖、手捉、钩钓3种。砂质埕地泥土较硬,可用四齿耙、蛏锄等工具挖蛏,一个操作熟练者每潮可挖15~25千克。软泥质的埕地,用手捉或钩钓的方法收蛏。
(3)加工 缢蛏除鲜销外,还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和罐头,以加工蛏干为主。蛏干的加工方法较简单:先用清水洗净缢蛏,除去杂质,然后倒入锅内煮到两壳张开,便可捞起剥壳,将蛏肉逐个剥下。剥下的蛏肉在淡水中洗净,除去泥砂后,放在阳光下曝晒。晒时要经常翻动,经2~3天的曝晒,蛏肉被晒干到可以用手折断、呈淡黄色时即可。
(四)文蛤的滩涂播养 文蛤的养殖可分为利用小苗进行滩涂播养和大贝的短期暂养。
1.文蛤苗的来源 目前,我国的文蛤苗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采捕自然苗、人工育苗和半人工采苗。
(1)采捕自然苗 一般指采集壳长2厘米以下的文蛤苗。这种苗多分布在含砂量较大的河口附近,尤其是经常密集在河口附近的砂洲及潮间带沟渠两侧的砂质海滩上。采捕季节一般在3~5月和10~12月,此时的水温、气温对苗种运输和放养后的潜砂都较适宜。采捕方法可以用筛子筛洗,或者用脚踩。采集时数十人排成一列,双脚频繁地踩踏滩面,文蛤苗受踩后露出滩面,采集者边踩边后退,并拣起露在滩上的文蛤苗。有时大风过后,文蛤苗被风浪吹打聚集在滩面,此时可下滩直接拣起文蛤苗。
(2)半人工采苗 这种方法适于有大量文蛤资源的滩涂。在文蛤繁殖期,用人工平整滩涂和撒砂等方法改良底质,为文蛤幼虫附着变态和稚贝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获得大量文蛤苗。一般在文蛤亲贝排放精卵后第五至第六天整滩撒砂,砂子粒径以0.1~0.4毫米的细砂为宜。据试验,整滩撒砂后比单纯自然滩提高附苗量2.5~3.5倍。到翌年春季,文蛤苗壳长达到5~10毫米时即可收苗。
2.播苗 播苗密度应根据养殖方式和海区状况而定。短期暂养,放养密度可大一些,一般放养量约为15吨/公顷。
利用小苗滩涂播养的密度,则应适当稀疏,以利于文蛤的生长,一般壳长2厘米(约500个/千克)的幼贝,可放养1350~1500千克/公顷;壳长1厘米(约4000个/千克)的幼贝,可放养180~200千克/公顷。如果放养的幼贝个体较大或海区敌害生物较少的情况下,播苗量还可适当减少。
播苗可在潮水退出滩面时进行,将文蛤苗均匀地撒播在滩面上,也可在涨潮时用船装运文蛤苗,到预先插好标记的滩涂上均匀撒播。
3.养成管理 文蛤养成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防“跑流”、防止大量死亡、防灾害。
(1)防“跑流” 大潮期间文蛤常随流移动到拦网跟前,应及时把它们拣起、重新放回养殖区分散放养。也可采用拉线防逃的方法,即在养殖区内垂直于退潮流的方向,拉上若干根聚乙烯线,线系在两端的木桩上、使线离地3厘米高,对防止3~5厘米文蛤的逃逸,有较好的效果。因为这些文蛤是借助黏液带的浮力移动,黏液带碰到拦线即被割断,文蛤就停在线下。
(2)防止大量死亡 文蛤养殖过程中,在高温季节或雨季常发生大量死亡,在含泥量多、底质较硬的高潮区也经常出现死亡。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①高温期往往流行弧菌,而且滩面温度较高,此时正值文蛤排放精卵之后体质虚弱,容易感染弧菌致死;②在雨季,养殖场地的盐度较低,也易导致文蛤死亡;③底质不适,加之小潮汛期的高潮区干露时间长,严重地影响了文蛤的生长,往往造成大量死亡。
防止文蛤死亡,主要应从管理入手。如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选择适宜底质的养殖场地,雨季汛期来临前将文蛤移到低潮区稀疏养殖,发现滩面有死亡的文蛤要及时清除,以免感染蔓延。
(3)防灾害 台风、暴雨之后要下滩检查拦网情况,注意是否有流砂淤泥冲入场地,是否因风浪将文蛤冲出滩面翻滚成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经常采捕养殖场地内的敌害性螺类、蟹类,并驱赶水鸟等。
4.收获 文蛤壳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除繁殖期外、全年均可采捕,一般以秋季采捕为宜。
(1)收获方法 收获文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打桩采捕 在大面积滩涂播养的海滩上,可在低潮区每隔1.5米打上一根4~5厘米粗、65~75厘米长的木桩,经过一个时期后,4厘米以上的文蛤多移向木桩周围30厘米的半径内,这样采捕较为方便,还可提高采捕效率。
②石磙压蛤 退潮后、一人拉着石磙在滩面上走,文蛤受压后向滩面喷水,另一人在喷水处挖取。
③脚踩取蛤 潮下带浅水区的文蛤可在水暖时下水用脚踩,碰到文蛤后拣起。
④扒具采捕 在养殖密度较大的场地,可用锄头扒砂取蛤;潮下带可使用蛤耙等扒具带水扒取。
⑤拖网采捕 适用于涨潮时或在潮下带作业,用机动船拖着蛤网进行采捕。
(2)净化处理 文蛤生活在砂底海滩,其水管和外套腔内含有细砂,为此,采捕后要经过吐砂处理。吐砂方法是将采捕到的文蛤放在水池中暂养,或放在篓筐内吊挂到海中的筏架上,在水温20~25℃条件下,约经20小时暂养,即可将砂吐净。
(五)牡蛎的滩涂播养 滩涂播养是在滩涂进行牡蛎养殖的一种生产方法,适合褶牡蛎、长牡蛎等的养殖。它是将蛎苗从采苗器或潮间带的岩礁上剥离下来,按照一定的放养密度,播养到泥滩或泥砂底质的滩涂上,牡蛎即可在滩面上滤食生长,从而进行养成的一种方法。由于它不需要固着器材,可以充分利用滩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
1.养殖场地的选择 滩涂播养牡蛎宜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的内湾,底质以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及低潮区附近,潮位过高,牡蛎滤食时间短,影响生长;潮位过低则容易被淤泥埋没。此外,受虾池排放污水或河水直接冲刷的滩面也不适宜作为养殖场地,因水流带来砂子,易将滩面淤结,且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
2.播苗 一般生产上在3月中旬~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牡蛎是广温性贝类,对低温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北方海区解除冰冻后2月份虽然也可播苗,但由于此时水温低,牡蛎不生长,则往往被淤泥埋没而死亡;但播苗时间也不能太晚,否则不能充分利用牡蛎的适温生长期,影响其生长。生产上一般在4~5月中旬播苗。
滩涂播养的牡蛎苗来源,目前大多是半人工采苗获得的自然苗,也可用前一年人工育苗的牡蛎苗。用蛎铲等工具将蛎苗从岩礁或采苗器上轻轻撬下,注意不要损伤蛎壳,然后经筛选,去除杂质,即可作为养殖用苗。
蛎苗规格一般以壳长2~4厘米为宜,通常前一年7~8月固着的自然苗或人工苗,到第二年春季可达2~4厘米。一般壳长2.5~3厘米的蛎苗,约400粒/千克;壳长3~4厘米的,约160~180粒/千克。作为养殖用蛎苗,一般300~400粒/千克即可。
播苗方法有干潮播苗和带水播苗两种方法。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把蛎苗装入长1米、宽50厘米的木簸箕或铁簸箕中,平缓拖动,使蛎苗均匀播下。播苗前应将滩整平,播苗时踩的脚窝等也应及时用拖板整平后再播苗,不要把蛎苗播在坑洼不平的滩面上。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并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应在退潮时将滩面规划成条状,并插上竹竿、木杆等标志物,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锨将蛎苗撒下。干潮播苗因为肉眼可见播苗情况,便于掌握播苗密度;而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因此,生产上多采用干潮播苗。
3.放养密度 应根据滩质好坏而定,滩质肥沃、底栖硅藻丰富的海区,可放苗75~113吨/公顷;滩质一般的,可放苗37.5吨/公顷。滩播牡蛎时,如果放苗密度稀,蛎苗之间空隙大,滩泥容易泛起将蛎苗淤没而死亡;如果放苗密度过密则蛎苗互相重叠,被压入滩中,生长也不好。因此,应掌握适宜的放苗量,同时,播苗时一定要均匀,以防局部密度过稀或过密。山东乳山的经验表明,放苗量为15吨/公顷时,因密度稀,蛎苗大多被淤死,收获时产量反而低于放苗量;放苗量为37.5吨/公顷时,收获时产量约为112吨/公顷;放苗量为75~112吨/公顷时,牡蛎生长良好,产量最高可达450吨/公顷。
4.养成管理 滩涂播养牡蛎,养殖周期较短,一般养殖褶牡蛎,当年春季播苗,至当年11月前后收获,平均壳长可达6厘米,大者可达8厘米以上。管理方法也较为简单,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扒苗 放苗后如遇大风,蛎苗往往被风刮而聚成堆,待大风过后应及时下滩,将堆聚在一起的蛎苗重新扒开。
(2)防止人为践踏 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而窒息死亡。因此,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3)疏通沟道 应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被淤泥杂物阻塞,以保持水流畅通,退潮后滩面尽量不积水,特别是夏季在有虾池排放污水的滩面,积水处往往由于局部水温过高而加剧污水的毒性,造成牡蛎死亡。此外,还要注意防除敌害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