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的增养殖技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318页(9727字)

(一)刺参的增殖技术 刺参多栖息于水深3~15米的浅海区,易于采捕,再加上刺参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导致酷捕滥采,使国内许多刺参产地面临资源枯竭、产量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于刺参具有营养价值高、移动性能差、食性杂、食物链短、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所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海水增殖品种。为了增加刺参资源,除采取必要的繁殖保护措施、禁止超强度采捕外,更积极的方法是开展人工苗种的放流增殖。在一些底质条件适宜但缺乏荫蔽场所,饵料条件或刺参资源较缺乏的区域建立投石区并移植大型海藻后投放人工参苗,是增加刺参资源量、提高刺参产量的一种积极有效措施。日本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刺参人工增养殖的研究并渐见成效。而国内始于50年代初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河北省水产试验场合作在北戴河沿岸进行刺参的增养殖试验,取得一定成效。近几十年来,许多科研和养殖单位分别在荣成山港湾、青岛崂山、蓬莱马格庄、大连长海县等地陆续进行了大量放流增殖实验,摸索出许多宝贵经验,使刺参的放流增殖技术日趋完善,增殖效果相当明显。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发展,每年可以提供大批量的不同规格苗种,也为刺参的人工放流增殖创造了先决条件。

1.放流增殖海区的选择 在进行刺参的放流增殖前必须对海区的环境条件、理化因子(如海区的底质、地势、潮流、水质、饵料生物及敌害生物等)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放流增殖的效果。

(1)海况条件 考察海况条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刺参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一般应选择水质澄清无污染,潮流通畅,底流平缓,风浪较小,水温1~26℃,盐度27~34,且无大量淡水注入,水深3~15米的海区。

崔相及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对刺参的生态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体重的刺参栖息场所也不尽相同。在浅水处无大个体刺参存在,在深水处同样也无小个体刺参存在。放流的参苗随着个体长大将会由浅水区逐渐向深水区移动。因此,苗种放流对水深的选择应该同时考虑到幼参和成参的需要。

(2)底质条件 稚、幼参多生活在中、低潮区及潮下带的岩礁缝隙和大型海藻的根部。在选择海区时底质要求为岩礁、乱石底及有大型海藻繁生的砂泥底质的海区。海底的礁石缝隙及大型海藻为刺参提供躲避风浪或夏眠的场所。

对刺参渔场的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在含泥量超过20%以上的多泥底,很少有刺参栖息,底质中含泥及粉砂越少,刺参的分布量就越多。早川等人(1976)对青森县野边地町及川内町渔协刺参分布区底质分析结果表明,底质的泥含量在10%以下,底质中的主要成分是砂砾并且砂砾中的有机质较多。该海区在水深20米的底质情况:泥含量为3.1%,强热减量(有机物经强热焚烧后的减量)为6.1%,全硫化物含量为0.011毫克/克,刺参的分布密度为0.6个/米2。而在含泥量为27.8%、全硫化物含量为0.28毫克/克、强热减量5.9%的底质情况下则无刺参的分布。他们认为,刺参成体主要栖息场底质多为砂砾及细砂,并多有大叶藻等大型海藻,分布在水深10~15米的区域。另外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对青岛崂山港东及蓬莱海珍品增殖中心这两个放流海区的底质和刺参分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含泥量多则刺参的分布密度小,若细砂、粉砂含量少则刺参的分布密度大,而岩礁乱石底质且有大型海藻分布的海区刺参的分布量最大。

(3)饵料条件 在选择放流增殖海区时除海况、底质情况外还应该考虑到海区的饵料供应情况。刺参的食性很杂,但主要摄食微小生物(如底栖硅藻、原生生物、细菌等)、大型海藻的碎片和腐烂后产生的有机碎屑、底质中的腐殖质及动植物残骸等。只有保证海区水质肥沃才能保证海区的浮游生物丰富、大型海藻繁茂,为刺参提供充足的饵料。

2.放流增殖海区的环境改造 前面讲述了刺参放流增殖海区所需要的理化、生物因子,但完全符合这样条件的海区很少。在确定具体增殖海区时,在保证海水水质的前提下往往会碰到底质不适宜或底质适宜但缺乏栖息场所和大型海藻等情况。这就要求在增殖前采取措施改良底质并移植大型海藻使之成为条件适宜的放流增殖区,以满足刺参的生长需要。对放流增殖区的环境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投石增殖 在适于刺参生长发育的海区,由于底质不适宜,可采用人工投石块的方法为刺参提供隐蔽栖息场所达到增殖目的。投放的石块大小应根据海区的风浪大小、底质软硬来确定。一般每块在30~50千克左右,既便于搬运、投放又能避免被风浪冲走流失。投石要尽可能投放在如砂泥底、泥砂底或砂砾底等底质较硬的区域。投石前必须先标明投放海区,然后用船将石块运至标定海区并以堆状形式投入海底。每堆3~5立方米,堆间距为10~12米。利用堆石法可保证不被泥砂埋没并能为刺参栖息提供较多的缝隙。投放完毕后,最好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将积压的石块加以整理。海区投石后能明显地改善刺参的栖息和摄食环境。若干年后,堆石中海藻丛生,资源量增加,可以进行合理采捕。许多生产单位采用投放大型海参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海底爆破筑礁增殖 在进行刺参增殖海区底质及刺参分布调查发现,许多自然礁石海底由于常年的海浪、潮流冲击变得非常光滑,无浮泥,附着生物少且大型海藻难以繁生,不便于刺参生长发育,导致刺参的自然栖息数量很少。为了充分利用海区岩礁资源,可采用海底爆破岩礁的方法来改变原来的岩礁结构,形成许多大小不等且交错排列的乱石堆,增加了刺参的生活空间。而且经爆破作业后海底易形成涡流便于海水中的有机碎屑、微小生物等沉降于海底,为刺参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蓬莱海珍品实业总公司在蓬莱马格庄海区将海底岩礁加以爆破,平均每千克炸药可筑礁0.5~0.6立方米,从而增加了刺参的附着空间。爆破筑礁后的增殖效果见表5-2:

表5-2 爆破作业后增殖效果比较

(3)移植海藻,营造“海底森林” 在底质经过改造但大叶藻及大型海藻缺乏或不足的海区,可以通过增殖海藻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多移植一些适于当地海区生长的大型海藻,为刺参创造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移植海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采孢子投石法 使海带、裙带菜等的游孢子放散并附于15~20千克的石块上,然后投放于增殖海区。

②种菜投放法 将成熟的海带叶片、裙带菜的孢子叶绑在菜苗绳上或装于网袋中经阴干刺激后沉于增殖海区海底。

③沉绳增殖法 将要增殖的海藻幼苗夹于苗绳上或将孢子直接采于苗绳,再将苗绳沉于海底。

3.放流增殖途径 刺参增殖分为移植种参和放流苗种两个途径。在适合刺参生长的海区,由于自然资源较少或原有资源遭到破坏,可以采用移植种参的方法。但移植的种参数量应尽量多,移植后注意加强管理进行繁殖保护,经过2~3年后刺参的资源即可恢复过来。目前中国放流增殖主要是采用放流人工苗种的方法,并在许多海区已见成效。

4.苗种放流

(1)放流苗种的规格 目前对用于放流增殖的参苗规格尚未统一。据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试验表明:放流体长0.5厘米左右的稚参,一年后其成活率为0.4%~0.6%;体长1厘米左右的变色参,放流一年后成活率为12.8%~18.5%;体长2厘米以上的参苗放流2年后成活率为55.3%,平均体长12.6厘米,平均体重46.4克/头。由此可见:放流苗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由于当年培育的参苗到10月末~11月初多数个体可以长到1厘米以上的变色参,所以参苗的放流规格至少应该在1厘米以上。在有中间育成条件的情况下,放流3厘米以上的苗种较为适宜。因为3厘米以上的参苗能够适应骤烈的环境变化,对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增强,成活率能明显提高。

(2)苗种的放流增殖方法

①放流海区的本底调查 在选好放流海区之后应预先做好本底调查。要对放流场底栖生物的组成、原有生物量及海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刺参原有的资源量、海底的生物组成、饵料及敌害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底质分析、海底流速、流向、水深、透明度、营养盐含量等。放流场地选好后要用浮标做好标志,以备在放流时能找准场所。本底调查后,有必要时可对海区进行改造。

②苗种的运输与投苗 正确的放流方法是应由潜水员下到标定的区域进行海底放流。运输时可将苗种事先分装于网袋中(网袋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或20厘米×30厘米),网袋可用网孔为0.5毫米的聚乙烯网制成,每袋可装入2000~3000头或1000~2000头。然后放于水池中流水暂养,暂养密度为1万~2万头/米3,经过暂养让参苗充分附于网袋上。运输时可将其装入玻璃钢水槽或帆布桶中(每个5000千克左右)。这样一来每个水槽可运输10万~20万头。运输途中适当换水,水温低于15℃可保证运输8~9小时无死亡。运到放流场后可将袋中的参苗刷入已备好的梯形网箱中。梯形网箱一般用直径10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上、下底分别为60厘米、50厘米,高为30厘米或20厘米,外套孔径为0.5毫米的聚乙烯网。参苗装入网箱后(每箱可装5万~7万头)由潜水员将网箱带到适宜的放流海区并固定于海底。然后将网箱下边打开,让参苗自行爬出散开。为防止网箱滚动底部应系上坠石。利用此法,参苗自行爬出后可用管足吸附于附近的礁石或海藻的根部,免受风浪及流水的冲击,又能有效地避免敌害生物,参苗的成活率高。另外由于放流的参苗比较集中,也便于潜水员进行放流后的观察。

5.苗种放流后的管理 刺参移动性较差,只要条件适宜,一般不会作长距离的移动。平常情况下,每天的爬行距离5~8米。幼参经潜水放流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停留在放流区域,随着成长个体体重的增加,逐渐由浅水区向8~15米的深水区移动。放流苗的生长,随海区条件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放流1年后,个体体重多数为16~85克,2年后多达56~125克,放流3年多数达250克以上,达到商品规格。从幼参放流到长成商品规格需3年的时间,这期间,海区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如下:

(1)保护幼参,提高幼参的成活率 苗种放流前,尽可能捕净放流海区的敌害生物,如海盘车、日本鲟等,采用网箱放流时需经常潜水观察网箱的牢固程度,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以免流失苗种。放流后不得随意采集放流海区内的大叶藻及大型海藻(如海蒿子、尾藻等),以免连同藻体一起将幼参也取上来。

(2)增殖海区的看护 由于刺参移动性弱,生活水深较浅,很容易发生偷捕现象。因此,需要安排专人看护,封闭增殖区。

(3)积极做好资源的繁殖保护 严格规定采捕规格(伸长时体长大于23厘米,收缩时大于5厘米)并尽可能将春季捕获改为秋季捕获,增加海区亲体自然繁生后代的机会,规定禁渔期,实行轮捕。

(二)刺参的养殖技术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能够批量供应各种规格的人工苗种,从而促进了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做了许多刺参养殖试验,初步确立了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迄今已发展了池塘养殖、陆上室内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养殖、潮间带池养及贝参混养等多种养殖形式。

1.池塘养殖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1988年由国家海洋第一研究所在威海双岛湾盐场虾池中试验成功后发展起来的,目前是刺参的主要养殖方式。

(1)养殖池的建造 利用能自然纳水的现有对虾养殖池,池深常年保持1~1.5米,日换水量在10%以上。严格清底后,投放石块、瓦片、空心砖、旧汽车轮胎或海参礁等组成人工礁。人工礁上尽量繁殖海带、裙带菜、石花菜、鼠尾藻、石莼等大型海藻,砂质底可移植大叶藻,为刺参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供刺参爬行、栖息、摄食和夏眠。每0.067公顷投石量为80~100米3或投放海参礁40~60个。人工礁的排列方式:将瓦片3片错缝重叠或将石块错位堆积成长条堆状,其走向与进排水闸门线近垂直,以避免参苗因进排水被冲走。排间距为50厘米左右,每3排的间隔增加100厘米。

(2)参苗的养殖密度与投放方法

①养殖密度 体长1~2厘米(体重0.4~0.6克/头)的当年参播苗量为10~30头/米2;经过中间育成后的第二年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40~60克/头)播苗量为3~5头/米2为宜。

②投放方法

直接投放法 体长5厘米左右的第二年参苗可以直接撒入池内石头或海参礁上。

网袋投放法 将体长1厘米左右的当年参苗装入20目的聚乙烯网袋中,40~60头/袋,袋内装入小石块以防网袋漂浮移动,并要求网袋微扎半开口投入池底,让参苗自行爬出。

(3)日常管理

①投饵 刺参在对虾养殖池中主要摄食池内的底栖单胞藻类、微生物、有机碎屑等,所以在对虾养殖中混养刺参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由于池养密度较大,完全依靠虾池自然饵料,则难以满足刺参对饵料的需求,尤其是刺参的适温生长期(即3~6月、10~12月)摄食相当旺盛。为了加快刺参的生长速度,必须向养殖池中投放人工配合饵料。人工配合饵料的主要成分是杂虾粉、藻粉、豆饼粉等。还可向池内投放鼠尾藻干粉及富含底栖硅藻的海泥等,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10%~20%。

②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 必须保证潮流畅通,日换水量保持在10%以上,池内水色控制在浅黄绿色至浅棕色;pH8.0~8.4;DO饱和或近饱和;有机物耗氧量小于2毫克/升;温度0~30℃;盐度25~33。

③夏季高温季节,应增加水的深度,防止池水持续高温。另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多雨季节池水盐度下降。

(4)结果 刺参在池塘养殖中水温10~16℃之间是最适生长期,即春秋季节生长快,夏眠与冬季低水温时生长慢,此时一般不需要人工投饵。当年9月份入池养成的参(平均体重0.4克),养至第二年春天的5月平均体重达18.9克;春季5月初入池的参苗(平均体重48.4克),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平均体重增到141克。参苗秋季入池后,池内水温仍超过20℃,虽然成参初于夏眠状态,但参苗的体重增长较快。入池到第二年春季的整个过程,体重几乎都在持续增长中,增长与水温呈正相关。进入7月虽然增长略慢,但没有成参的夏眠现象,说明幼参对较高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成参入池后,春季生长较快,6月中旬后进入夏眠期,体重大幅度下降,到9月底10月初降到最低点,每头参体重能降到夏眠前的50%左右,下降40~50克左右,此后进入适温期,到12月初体重恢复较快,直到第二年的3月才恢复到上一年春季入池后的最高体重。

在利用池塘进行刺参养殖时,也可以采用虾参混养的方法。由于刺参为吞食性底栖动物,可摄食虾池底质的有机碎屑、微小生物、底栖硅藻、对虾排泄物和残饵等,不但不会影响对虾的养殖,而且还有利于虾池水质及底质的改善。通过下表虾池底质含量分析可以看出:刺参栖息密度小或无刺参分布的地方,底质中有机质的含量远远超出生长密度大的地方(表5-3)。

表5-3 参池底质成分含量

2.陆上室内水池养殖及参鲍混养 黄海水产研究所(1992—1994)对刺参的夏眠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人工降温低温饲育和自然水温的常温培育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刺参夏眠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论证了水温是刺参夏眠的主要外因。在高温夏眠期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可以解除夏眠,而转入正常的活动、摄食和生长,从而完全避免由于刺参夏眠减重对人工养殖造成的困难,再加上刺参人工配合饵料问题的解决,也为刺参的陆上养殖提供了先决条件。

(1)养殖池的建造 刺参室内养殖池的建造可以参考鲍鱼的工厂化养成池。由于山东许多鲍鱼养殖场停产闲置,实际上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养鲍场设施来开展刺参的室内养殖。

(2)控温方法 为了降低成本最好利用地下海水井作为控温的主要手段。地下海水井水温一般在12~18℃左右,利用此水可以冬季升温夏季降温,保证刺参的养成水温始终控制在10~15℃左右,使刺参一年四季的生长始终都在适温范围内。但在利用海水井前必须检测井水水质,保证盐度合适,其他理化指标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3)苗种养殖规格与密度 进行陆上室内水池养殖多利用经室内中间育成的大规格苗种,规格为3~5厘米,有的甚至达到8厘米以上。前期养殖密度为40~60头/米2。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根据刺参的大小和水温、饵料、流水量并考虑刺参的实际生长情况等适当调整养殖密度。

(4)养殖管理

①水质管理 养成期采用流水饲育法。流水量的确定应考虑到水温、养殖密度、个体大小等因素进行调节,流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刺参的生长速度。一般日流水量为饲育水体的5~8倍。为节约用水可利用回水池循环流水。水温高或养殖密度大时应加大流水量。刺参个体愈大,流水量也应越大。在流水的同时最好采用充气培养。根据试验,2厘米左右的幼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0.5~30℃,适宜温度范围为15~23℃;5~15厘米的幼参生长最适温度为10~15℃。由此可见稚参和个体较小的幼参生长的适温范围较高。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将水温控制在刺参的最适温度范围内。

②投饵 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10%,并应根据刺参大小和水温加以调整。应注意的是,配合饵料易败坏水质,要掌握勤投少投原则,15℃以下时每天一次,15℃以上时每天分2次投喂。投喂后还要经常检查刺参的实际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并对投饵量加以调整。如果摄食量不足但残饵较多,应该考虑到水质不良或饵料不适,及时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刺参的生长。

③其他管理 养成期为保持水质清新除换水外还应及时清底和倒池。坚持每天用虹细管清除池内的粪便和残余饵料,7~10天倒池一次,以彻底改善水质。另外还要根据刺参的生长情况,及时疏散养殖密度,并经常检查刺参的活动情况及是否有脱离水面的现象。

在刺参的室内养殖管理中,防除病害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主要措施:用2~3毫克/千克的敌百虫杀除猛水蚤;用3~5毫克/千克的呋喃西林或10~15毫克/千克的土霉素药浴解决皮肤溃烂病。在发现病害后除对症下药外,还应积极查找原因,保证流水通畅、饵料丰富、养殖密度适宜。

另外大连和山东许多鲍鱼养殖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刺参和鲍鱼混养。由于鲍鱼工厂化养殖冬季水温多控制在11~14℃,完全适合刺参的生长。再加上刺参主要摄食水池中的鲍鱼粪便、残饵和有机质,不但不会影响鲍鱼养殖水质反而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质。据试验:当年10~12月在鲍鱼池内投放3~5厘米的参苗,混养一年后体长可达12~15厘米,体重60~90克;混养两年后体长可达18~20厘米,体重189~240克。

3.海上筏式养殖 即将经过中间育成体长达3~5厘米的参苗,按一定的密度放入养殖容器内吊挂于海区筏架上进行养殖。该法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尚未成熟,现做一简单介绍。

在潮流通畅,风浪平缓,无工业污染的海区,将3~5厘米的参苗装入扇贝、鲍鱼养殖笼或塑料养殖筒内,吊挂于海区筏架上。放养密度:扇贝养殖筏5~10个/层;鲍鱼养殖笼(Φ60厘米,12层)50~100个/层;塑料养殖筒(Φ25厘米×60厘米)50~100个/筒。吊挂水层4~8米,吊挂笼距2~3米。由于刚吊养时个体较小,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投饵 饵料以配合饵料为主,还可适量投喂海带和鼠尾藻等。投喂鼠尾藻可以缓冲水流,增加网笼内的沉积浮泥,作为刺参饵料的补充。投饵时要满足刺参的生长需要,并根据实际摄食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及时疏散养殖密度 随着刺参的生长个体增大,应及时调整养殖密度以免影响生长。

(3)经常检查养殖网笼,防止网笼堵塞导致刺参窒息死亡。

利用此法还可以进行贝参混养或参藻混养。时间在5~6月扇贝中间暂养和分苗后或11~12月海带分苗后,直接将刺参种苗放入扇贝笼内挂于筏架进行混养。混养密度为一龄以上的幼、成参1~3头/层。按此密度进行混养,可不必投饵,海参可直接以扇贝粪便、海藻碎片、沉积于网笼的浮泥及网笼内的小型附生生物为食。若发现网笼内参的饵料不足可以适当降低混养密度。参藻混养还可以采用高密度养殖,但必须同海上筏式单独养殖一样进行养殖管理。

4.海底沉笼养殖 利用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在潮下带或自然港湾修筑堤坝作为养殖海区。用直径10毫米的钢筋做成70厘米×30厘米的圆形网笼或做成4米×2米×60厘米的长方形铁笼,外罩网衣。前者在网笼外系上石块固定于海底,放苗密度为250~300头/笼;后者可在笼内堆石30厘米直接利用笼内的石块重量将笼固定于海底,放养密度为2000~3000头/笼。苗种规格均为2~3厘米的参苗。

海底笼式养殖,每3~5天投饵1次,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日常管理工作还包括疏散密度、检查网笼是否破损及刺参的生长情况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