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337页(3060字)

美国大口胭脂引入我国6年来,尚未发现过一例因其感染某种鱼病而大量死亡的事件,亦未出现过暴发性鱼病;偶尔发生过水霉病、烂鳃病、锚头鳋、小瓜虫、车轮虫等疾病,现将这几种常见鱼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微生物疾病

1.水霉病

【病因及症状】 又叫肤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体为霉菌的一类,包括水霉科、芽枝菌科和肤霉科中的一些种类。当鱼体由于捕捞、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落鳞片或碰伤鳍条而导致受伤,霉菌极易乘虚侵入伤口,寄生于表皮,吸取坏死细胞的养料,向内外生长,随着坏死组织的扩大,向内深入肌肉,向外长成绵毛状菌丝。致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而死亡,以早春和晚冬最为流行。

【防治方法】 在搬运时操作要细心,勿使鱼体受伤;若鱼体已经受伤,则用3%~5%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也可用胆紫涂抹伤口。

2.烂鳃病

【病原】 又称乌头瘟,病原体为鱼害黏球菌。

【症状】 发病时,病鱼离群独游,上浮于水面缓慢游动,似缺氧“浮头”状,食欲减退,体色渐黑,头部特别乌黑。病鱼鳃丝发白,常附着污泥和黏液,群众称拖泥;严重时鳃盖骨内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区,通称“开天窗”,致使鳃丝软骨外露,终因呼吸困难导致死亡,流行季节5~9月。

【防治方法】

(1)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大量加注新水,改善池塘水质。

(3)发病期间坚持用漂白粉或食盐挂篓。

(4)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草食性动物粪便。

(5)用0.3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遍洒。

3.肠炎病

【病原】 俗称“烂肠瘟”,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发黑,病鱼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停食,胃肠内多无食物,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脓血流出。流行季节为6~8月。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做好“四消”、“四定”工作。

(2)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两周注新水1次,并用0.3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3)鱼种放养前用3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洗。

(4)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5)发病季节定期投喂药饵和用漂白粉挂篓。

(6)拌药饵投喂:预防时用鱼服康,100千克鱼用25~50克;治疗时,100千克鱼用50~100克,1天1次,连用3天。

(二)寄生虫疾病

1.锚头鳋病

【病原】 一般是鲤锚头鳋的雌体,全长约6~10毫米,形成一根针,主要寄生鱼体体表、鳃及口腔(极少数)。

【症状】 锚头鳋以其头角钻入寄主肌肉或鳞片下面,引起周围组织红肿或坏死,少数鱼可能同时感染水霉病,病鱼呈现急躁不安,间隔性侧游,食欲减退,体质消瘦,患病鱼少则寄生1~3个,多则遍布全身,多达20~30个。

【防治方法】

(1)用0.03毫克/升的克锚灵全池遍洒,间隔1天,连用3次。

(2)全池遍洒90%的晶体敌百虫,使池水呈0.3~0.5毫克/升。

(3)每667米2用20千克尾松枝,扎成数束,散放池中,可以预防。

(4)可用镊子拨出或将虫体剪断,再用紫药水涂抹伤口,或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虫体或伤口,约20分钟。

2.小瓜虫病

【病原】 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

【症状】 主要寄生鳃丝,多发生在越冬期,水温为16~18℃,表现为在鱼的体表和鳃、鳍基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小白点,故也有“白点病”之称。镜检时发现虫体。

【防治方法】 全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呈2克/米3浓度,连续数次,每天洒药1次。

3.车轮虫病

【病原】 病原体为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的车轮虫。

【症状】 主要寄生在鱼的皮肤或鳃部,病鱼体质消瘦,独游水面时缓时急转圈,行动呆滞,如不及时治疗,不久便死亡。流行季节5~8月。

【防治方法】

(1)清塘要认真、彻底。

(2)用0.14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3)70毫升/米3的福尔马林浸洗鱼种10~15分钟。

(4)3%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

(5)边远农村可用枫杨树叶,每667米230千克煎汁遍池泼洒。

4.鱼鲺

【病原】 病原体日本鲺。

【症状】 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及鳃。由于鲺腹面有许多倒刺,在鱼体上不断爬动,再加上刺的刺伤,大颚撕破体表,使鱼的体表形成很多伤口,出血使病鱼呈现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严重影响食欲。

【防治方法】 同锚头鳋。

11种常用鱼药对大口胭脂鱼的安全浓度见表3-25。

表3-25 9种常用鱼药的安全浓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