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380页(5591字)
(一)河蟹疾病的发生原因 蟹病与鱼病及其他水产动物疾病一样,其发生也与环境因素、病原体因素、机体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
1.环境因素 导致河蟹发病的环境因素有水质因素(水温、pH、溶氧、盐度、透明度等)、池塘的空间和底质因素以及机械损伤等。①水温:河蟹属变温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通常为18~28℃,超过这个范围或短时间水温发生剧变,往往会影响到其生长,从而导致抗病力降低,甚至会造成大量死亡。②溶氧:河蟹耐低氧能力较差,一般要求溶氧在4~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就会严重影响摄食与生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③pH:河蟹的生长对池水的pH也有一定要求,通常在pH7~8的中性或弱碱性水体较适宜河蟹的生长,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或使河蟹幼体活动受到抑制,影响蟹的正常生长。④盐度:河蟹属咸淡水洄游性水生动物,盐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正常产卵受精需要在8~33的咸水中进行;胚胎发育与盐度密切相关,在新月透明期前盐度的剧变会引起胚胎的大量死亡;在育苗期,蟹苗的最适盐度为5~8,低于2时,因蟹苗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调节渗透压,导致体质下降而不能顺利蜕皮变态,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幼蟹则要求在淡水中生活,盐度过高,也会抑制生长,造成疾病或死亡。⑤透明度:河蟹生长期要求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较高,当水质严重恶化、透明度降低时,表明水质过肥,有机质含量升高,氨氮、亚硝酸氮含量超过正常指标,水质恶化往往极易引起蟹的疾病而导致死亡。⑥空间:空间因素包括水体面积的大小及水的深度。河蟹有“占地盘”穴居及自相残杀的习性,水体大,相对密度大,自相残杀机会就小,另外饵料也相对丰富,水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好,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蟹生长快,其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小;相反,水体小,养殖密度高时,则生长速度减慢,疾病相对较多。幼蟹的蜕壳与水位深浅相关,太深会影响蜕壳及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太浅时,水温水质易变,也影响到生存。⑦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能为仔蟹提供栖息、蜕壳的环境,也可为其提供新鲜可口的植物性饵料,还可降低水中的氨氮,增加溶氧,改善水质。水草是否丰富,对提高仔蟹的成活率极为重要。⑧底质:池塘底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的健康。池底淤泥太多,水质易恶化,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大量孳生;池底太硬,则幼蟹活动时腹部易受伤。⑨机械损伤:由于苗种长途运输或平时的扦捕操作不仔细,易使机体受到机械损伤,为细菌、真菌及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感染提供了条件。
2.病原体因素 病原体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发现的河蟹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和寄生虫。另有一些专家还在河蟹内脏发现有病毒的存在。
3.机体因素 河蟹自身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抗病力的强弱,而体质的好坏与种苗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健康的蟹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群体易感水平低。
4.人为因素 管理措施不当也是引起河蟹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投喂不洁或变质的饲料,易导致细菌性疾病发生;投饲不科学,投饲量过多或过少,剩余残饵不及时捞除等不仅会使水质变坏,导致病原体滋生,而且会使蟹体体质减弱。此外,合理放养也很重要,密度过大,蟹相互争食物和争空间,生长速度不匀,大小悬殊,残杀机率增加,成活率降低,发病率提高。
(二)河蟹主要疾病的防治
1.颤抖病(抖抖病)
【病因】 迟钝爱德华氏菌、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病毒等。其中由于肝鳃并发症引起发抖者占90%左右,不明病因(包括病毒)占5%~10%,可分为慢速死亡和快速死亡。主要危害2龄大规格河蟹。
【症状】 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不能动弹,并发生阵阵抖动,不久死亡。部分病蟹肝部发黑、发白,坏损至死,鳃溃疡缺损。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养蟹池要彻底清整和消毒,清除池底淤泥,每667米2用10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充分曝晒池底,促进池底有机物氧化分解,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2)加强苗种管理。养殖户尽可能购买本地区苗种,避免长途调运外地苗种,坚决杜绝向发病地区购买苗种进行养殖,育苗单位也不要向发病地区购买亲蟹。
(3)注重水质管理。夏秋高温季节要加深池塘水位,保持水深1~1.5米。养蟹池要多换新水,防止水质恶化造成疾病发生,同时加强水源管理和病死蟹深埋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4)抓好饵料投喂。投饵的种类夏季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并增加青绿饲料的投喂量。9、10月河蟹最后一次蜕壳以后增投螺蛳等动物性饵料,不投变质饵料。投喂海鱼要消毒处理。养蟹池内还要栽种水草,面积占整个池塘的25%。
(5)做好病害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每年的4~10月,定期用强氯精或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并投喂土霉素等药饵。一旦发病,可用板蓝根每100千克饲料中加2.5千克或病毒灵每100千克饲料中加0.5千克内服,同时用强氯精或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2.肝坏死
【病因】 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产气菌、弧菌侵袭而成,由饵料的霉变和池底质污染并发引起。
【症状】 外观病蟹体表污物较多,体色变暗,壳薄壳软。内观肠内无物,肠壁较薄、鳃丝变黑或水肿,肝脏病变,肝脏有的呈灰白如臭豆腐样;有的呈黄色如坏鸡蛋黄样;有的呈深黄色,镜检有油滴状物分散,得此病的蟹一般伴有烂鳃病。
【防治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杀菌药外泼,内服环丙沙星、甲砜霉素等,有一定的疗效。
3.黑鳃病
【病因】 池底淤泥太厚或投饵过量均会引发黑鳃病。尤其是在夏天高温季节,池底的淤泥及残饵发酵后产生的细菌,及有害物质大量滋生并寄生于蟹的鳃丝上造成创口,创口感染细菌后发炎并引起黑鳃。
【症状】 病蟹鳃丝发黑,发暗,且局部腐烂,鳃丝上长满藻类或原生动物,呼吸机能降低。病蟹闷热天常离水上岸,使整个身体暴露在空气中呼吸氧气,时间一长,体内失水而死亡。
【防治方法】
(1)每10~15天用生石灰7.5克/米3化成乳剂后全池泼洒。
(2)每隔3天用1次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1克/米3全池泼洒。
(3)每周用1次0.1克/米3的二氧化氯消毒水体。
4.肛门红肿
【病因】 饵料变质或投喂过量。
【症状】 病蟹肠道中无食并有白色炎症。
【防治方法】
(1)用0.4克/米3的强氯精消毒水体。
(2)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磺胺类药物,用量为0.1%~0.2%。
(3)更换不新鲜的饲料,并调整投喂量。
5.水肿病
【病因】 由细菌引起水温偏高,使河蟹在淡水中性腺发育过熟造成发病;水环境较差,使得河蟹常离水上岸遭受阳光照射,由此引起河蟹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从而被细菌感染后发病;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也会发生上述疾病。
【症状】 河蟹发病时头胸甲与腹脐连接处肿胀,体内三角膜水肿,爬行动作迟缓,死亡前大多离群爬至浅滩处。该病多见于性腺已成熟的个体。
【防治方法】
(1)夏季应加高水位并保持清新的水质,尽可能降低养殖池的水温,以减少死亡率。
(2)多种些水草可减轻病症。
(3)用0.2%的氟哌酸或0.1%的环丙沙星拌饵投喂治疗,疗程为20天左右。
(4)在饲料里添加复合维生素及维生素C。
6.蜕壳不遂症
【病因】 营养不均衡、饵料中缺乏微量元素;鳃、肝脏被细菌或病毒侵染;水质偏酸或碱性过强;池底被污染而中毒。
【症状】 在正常时间内河蟹蜕不出壳或附肢无法正常蜕出而死亡,即使蜕下壳一般一天后便死亡。
【防治方法】
(1)水质偏酸可用生石灰乳剂调节pH,用量为7.5克/米3,每周用1次。
(2)在颗粒饲料中添加0.5%磷酸二氢钙、虾壳粉和贝壳粉。
(3)每天换水1/3,连换一周。
7.蟹奴病
【病因】 环境条件恶化,蟹奴大量繁衍而致。蟹奴主要发生于湖泊、水库、海口及网围养殖等大水面中。
【症状】 蟹奴属于蔓足类动物,外观呈白色,寄生于蟹的腹脐上。被寄生的蟹脐略显浮肿,蟹脐基部可见乳白色或半透明颗粒状虫体。患病蟹蜕壳困难,生长严重受阻,很难长成商品规格且发育畸形,肉发臭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口服驱虫剂(中水鱼药公司生产)。
(2)用0.7克/米3的硫酸铜浸泡。
(3)蟹奴易缺氧,捕获后将蟹集中置于船舱内(水温15℃),隔夜即可自行脱落。
8.腐壳病
【病因】 蟹种在暂养期间受伤;放养密度太高造成相互伤害。也可能是池中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超标引起。
【症状】 病蟹甲壳上、步足上出现棕色或白色点状病灶,这些斑点逐步发展连成块状,形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引起感染后逐步死亡。
【防治方法】
(1)放苗时选择规格齐、体质好的蟹种,把好蟹种关。
(2)合理放养。
(3)用强氯精0.4克/米3消毒水体,每周用2次,连用3周。
(4)增加新鲜饵料的投喂量,并增加换水次数,促进河蟹蜕壳和伤口愈合。
9.性早熟
【病因】 塘水过浅,水草少导致积温高,以及水质偏肥、盐度高等因素引起;蟹体内营养过剩;品种混杂;饲料过于单一。
【症状】 未到成熟季节,个体很小就已达到成熟,蟹如继续养殖往往蜕壳不遂而死亡。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仍有15%~20%的个体可生长到上市季节。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并在池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种植水草面积不应少于总水面的30%。
(2)高温季节注意保持一定的水位,池内水深不少于1.2~1.5米。
(3)饲料管理中掌握一定的投喂量,做到“两头控、中间足”。在生长旺季除保证一定的投喂量外,还要注意饲料品种的搭配,适当增加粗饲料的投喂量,控制河蟹过肥而产生性早熟。
(4)购蟹苗时务必选择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苗,并要到正规育苗场家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