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23页(730字)

学名为日本鳗鲡,又称白鳝、青鳝、鳗、河鳗、白秋、鱼等。系降河性洄游鱼类。鳗鲡是目前人工养殖的名特优品种,但人工繁殖至今仍未完全成功,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天然捞苗。每年春季,有大批的幼鱼称鳗线,成群地自海进入江(河)口。一般雄鳗久居在河口成长,而雌鳗和幼鳗逆水上游进入江河的干流和与河流相通的湖泊中,有一部分甚至直达江河的上游,如长江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地区;福建闽江的建瓯以上地区。鳗鲡在江河和湖泊中肥育,到了成熟的年龄,在秋季又大批游到河口,会同常住在河口地带的雄鳗鱼一起游到海洋中繁殖。

图1-19 鳗鲡

鳗鲡肉肥,味美,营养丰富,群众也有称之为“水中人参”。由于其出口价值高,因此又称鳗鲡为“水中黄金”,由此可见,发展鳗鲡养殖是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鳗鲡为肉食性鱼类。自然界鳗苗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长大后主要摄食小虾、小蟹、水生昆虫、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鱼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在人工的饲养池中,则喂以人工配合饲料。鳗鲡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下降到8~10℃以下时,基本停止摄食,潜入底泥或石砾中进行冬眠,当水温高达30℃时也停止摄食。

养鳗可建造养鳗池单养,也可以在鱼塘中混养。单养池要求能防逃,有自流化的排灌系统,并有充足的饲料。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鳗种0.5万~1万尾,1年产量可达1~2吨;混养主要是以鱼塘中的野杂小鱼虾为食,每667平方米可放养50~100尾,1年可收获成鳗20~30千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