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228页(1704字)
【概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起病缓慢,粒细胞异常增生的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贫血、乏力、多汗及腹胀等症状;②脾大。
2.实验室检查①血象: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多在(200~400)×109/L,分类可见各阶段的粒细胞;嗜酸、嗜碱细胞增高。②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巨核细胞常常也增生,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为慢性期;但>10%、<30%为加速期;原始加早幼粒细胞≥50%为急变期。③有Ph1染色体。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显着减低或完全阴性。⑤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治疗原则】
(1)慢性期多使用单一药物治疗,如羟基脲或白消安(马利兰)口服,干扰素肌肉注射。
(2)急变期多采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
(3)目前认为,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是治愈CML唯一有效的方法,尤其应在慢性期实施,疗效更好。
(4)白细胞较高时应使用别嘌醇(别嘌呤醇)等药物,并大量利尿、碱化尿液,防治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补液方法】
CML多用口服药物治疗,仅在感染或急变期使用静脉用药。
1.抗感染治疗
(1)0.9% NS200ml,青霉素4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2次;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2g,0.9% NS2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2)头孢菌类抗生素:①0.9% NS200ml,头孢唑啉(先锋霉素V)6g,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头孢哌酮1~2g,0.9% NS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也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厌氧菌感染时应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
2.化学治疗
(1)DA或HA化疗方案:详见急性白血病章节。
(2)HAA方案:三尖杉酯碱3mg/m2,0.9% NS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1~7天;阿柔比星40mg/m2,0.9% NS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4~6天;阿糖胞苷100~150mg/m2,0.9% NS200ml,静脉滴注,第1~7天。
【注意事项】
CML的疗效标准如下。
1.CR 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血象中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400)×109/L。骨髓象正常。
2.PR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2项未达CR标准。
3.NR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均未达CR标准及无效者。
Ph1染色体阴性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1年。骨髓移植成功者一般都能获得长期生存或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