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肠穿孔
书籍:临床实用补液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22页(1055字)
【概念】
肠穿孔是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一般发生于伤寒发病后的2~3周内,但少数患者穿孔前无症状,易误诊为阑尾穿孔。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已确诊为伤寒病的患者,突发性右下腹绞痛,短时间内扩散至全腹。疼痛开始较重,以后略减轻,伴恶心呕吐。②大多数发病前有发热病史。③体格检查:体温初降后升,脉率增快,下腹部明显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右下腹和脐周围较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辅助检查
(1)X线腹部立位摄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腹腔穿刺:吸出米汤样或脓性液体。
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②肥达氏反应阳性。
【治疗原则】
尽早明确诊断,在积极术前准备下及时行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右下腹切口,行穿孔缝合术。如穿孔过大,周围肠壁水肿严重,可作近端回肠插管造口,以保证穿孔缝合处愈合。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及加强支持疗法等积极治疗。
【补液及治疗】
(1)10% GS500ml,氯霉素0.5g,静脉滴注,每日2次。
(2)0.9% NS500ml,10%氯化钾15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静脉滴注,每日2次。
(3)10% GS500ml,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4)甲硝唑液0.5g,静脉滴注,每日2次。
【注意事项】
(1)患者一般状况差,可视具体情况输血或白蛋白。
(2)氯霉素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象,如发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应停药。
上一篇:急性坏死性肠炎
下一篇: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