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37页(1834字)
【概念】
本病是在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时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及腹水等症状。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多数患者有肝炎史或嗜酒习惯。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绝大多数患者能摸到程度不等的肿大脾脏,并伴有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可有鼻血、牙龈出血、皮下紫斑等。③呕血及黑便。④腹水是血浆清蛋白降低和门静脉高压的结果。⑤腹壁静脉曲张。
2.辅助检查
(1)超声波检查:可见肝脏呈鞭状或齿状波,肝内呈密集微小波或中小波等肝硬化的波型,同时可测定脾肿大和腹水。
(2)食管吞钡X线检查:钡剂充盈时,曲张的静脉使食管的轮廓呈虫蚀状改变,排空时,曲张的静脉表现为蚯蚓样或串珠状负影。
(3)腹腔动脉造影或直接肝静脉造影:可以使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显影,可以确定静脉受阻部位及侧支回流情况,为选择分流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价值。
3.实验室检查①血象: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等。②肝功能系列:肝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血浆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在肝病活动期,血浆转氨酶和胆红素常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可以延长。
【治疗原则】
鉴于肝硬化不一定都有出血,且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多较严重,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来说都是负担,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因此目前倾向不做预防性手术,重点应摆在内科的保肝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紧急制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所致的大出血。
针对其出血的手术分两类,一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流手术,来降低门脉压力;另一类是阻止幽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除上述手术目的外,严重脾肿大并发脾功能亢进,最多见于晚期血吸虫病,可施脾切除术。
【补液及治疗】
(1)10% GS500ml,头孢唑啉5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2)10% GS500ml,葡醛内酯(肝泰乐)200mg,肌苷25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3)10% GS500ml,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10% GS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12单位,维生素C2g,静脉滴注,每日1次。
(5)0.9% N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6)输血200~400ml,每日或隔日1次。
(7)白蛋白可间断用。
【注意事项】
(1)上述补液方法为手术后1~3d使用。
(2)凝血功能差者,可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0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并发黄疸患者,可用门冬氨酸钾镁20~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肝昏迷患者可用精氨酸15g,静脉滴注,每日1次。
(5)应注意胃肠减压量,腹腔引流液量和引流液性质,调整输液量,必要时补血。
(6)要注意保护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