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35页(2312字)
【概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本病多见于中、壮年男性,男女之比为(3~6)∶1。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30~60岁最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等有较密切关系。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但病程发展较一般肿瘤迅速,恶性程度极高,易延误治疗,死亡率极高。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肝区疼痛是发病初期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位于肝右叶顶部的肿瘤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肝癌发生坏死、破裂而引起腹腔内出血时,出现突然的右上腹剧痛,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②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③肝肿大为最常见的体征,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节或巨块。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肝阴影扩大。
(2)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
(3)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检出直径约1cm的早期肝癌。
(4)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是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5)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有利于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
(6)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诊断符合率为85%~90%,但对<3cm的肝癌难以显示。
(7)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有确定诊断意义。
3.实验室检查①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本项检查可提高阳性率,并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发现无症状的早期患者。②血清酶学的检查。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α1-抗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高于正常,但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早期施行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全身情况、肝硬化程度及肝代偿功能,可选用肝叶切除、半肝切除及局部切除。
(2)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采用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液氮冷冻、激光气化等单独或联合应用,都有一定疗效。
(3)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癌,如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允许切除,可施行再次切除。
【补液及治疗】
1.术前1~2d 应用头孢唑啉5g,肌苷200mg,维生素K120mg,维生素C2g,葡醛内酯(肝泰乐)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2.术后补液
(1)10% GS500ml,头孢唑啉5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2)10% GS500ml,葡醛内酯(肝泰乐)200mg,肌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3)0.9% NS500ml,50% GS60ml,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10% G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5)新鲜血浆200ml,隔日1次。
(6)白蛋白可间断应用。
【注意事项】
(1)围手术期应注意保护肝功能。
(2)术后1~3d,患者不能进食,应全量补液,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减少输液量。
(3)凝血机理差者,可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0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
(4)肝昏迷患者可用精氨酸20g,静脉滴注,每日1次。
(5)并发黄疸患者可用门冬氨酸钾镁20~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6)应注意胃肠减压量,腹腔引流液量及性质,调整输液量,必要时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