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168页(3993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将军、川军。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palmat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掌叶大黄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唐古特大黄产于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药用大黄产于河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药性】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

【功效】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

1.用于实积便秘,脘腹胀满。如热病发热,大便秘结,脘腹胀痛,则须配枳实、厚朴、芒硝同用,方如大、小承气汤;如寒积便秘,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苔白者,则配附子、细辛,方如大黄附子汤;如素体内热,津枯肠燥之慢性便秘,可与麻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如大便秘结,伴气血不足者,须配人参、当归等同用;如阴液亏损而致大便秘结者,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同用。如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肠道阻塞,可于驱虫药中配以大黄,借其攻下之力,促使肠道寄生虫排出。现常用大黄治疗急性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

2.用于火邪上炎诸症,如头痛、目赤肿痛、咽喉疼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伴大便秘结者尤宜,临床多配用黄芩、山栀、连翘等,方如凉膈散。若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单用大黄泡水洗眼,或煎水当茶饮;治口舌生疮,可煎水含漱,或配黄连、青黛等研末涂敷。如治胃火上逆之呕吐,可配甘草同用,方如大黄甘草汤。

3.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治湿热积滞泻痢,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煎酒服,或配以黄连、芍药、木香、槟榔等同用,方如芍药汤;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山栀配伍,方如茵陈蒿汤;治湿热淋病,小便短赤,灼热刺痛,常配木通、山栀、瞿麦、滑石等同用,方如八正散。

4.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如治吐血、鼻血、咯血,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方如泻心汤;治尿血、血淋,须配白茅根、血余炭等同用。现常用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单用研末,如配白及粉、乌贼骨粉内服,可增加止血效果;如鼻血或创伤出血,可用大黄研粉塞鼻或外敷伤口。

5.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癥瘕积聚,跌打瘀肿。治妇女经闭瘀血腹痛,可与益母草、当归、红花、芍药等同用;若治癥瘕积聚,则配三棱、莪术、丹参、芍药等同用;治跌打瘀肿,可与当归、红花、桃仁、乳香等同用。

6.用于热毒痈肿,丹毒,疮疡,烫伤。治热毒痈疮、丹毒,宜配连翘、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用;若为肠痈,当配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方如大黄牡丹皮汤。现临床常用大黄与金银花、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同用,治疗急性阑尾炎。

此外,现大黄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多单用大黄粉口服,或煎水保留灌肠,或生品煎服,能使非蛋白氮、血肌酐明显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尿量明显增加,自觉症状减轻,改善肾功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30g,泻下不宜久煎或宜泡水服;研末,0.5~2g;或泡水饮。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亦可煎水灌肠。大黄生用泻下力强,故若用于攻下通便,宜生用;制用泻力减弱,但活血泻火力强;酒制上行,多用于火邪上炎之证;制炭多用于出血证。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体弱、妇女月经期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胃气,胃弱者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大黄含蒽醌衍生物、鞣质和有机酸等,游离蒽醌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结合蒽醌有大黄素甲醚-8 -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1-葡萄糖苷等;双蒽酮类成分有掌叶大黄二蒽酮 A、B、C,番泻苷元A、B、C、D-等。还含树脂、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酰葡萄糖等。

2.药理作用 大黄所含番泻苷有泻下作用,但若加热时间延长,则泻下作用减弱,故以煎煮30~60分钟为宜;大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作用;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有止血作用;还有抗肿瘤、降脂、利尿、保肝等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急性胰腺炎:分四组分别用四种单味大黄制剂,即生大黄煎剂、大黄冲剂、大黄糖浆、制大黄片,口服,1天内所用大黄最大累积量,煎剂500g,冲剂125g,糖浆120ml,制大黄片100片。共治疗266例,其中煎剂111例,冲剂53例,糖浆26例,片剂76例。结果:失败7例,总有效率为97%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7):1]② 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3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大黄应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实验组加用大黄,观察消化道出血预警指标和全身中毒、感染症状等一般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黄组OB++以上例数显着减少(P<0.05);胃肠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118]③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26例未用任何其他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组 29例加用大黄粉5.0g,每日2次,全部病人入院当日留置鼻胃管,分别于当日和第2、4、6日测胃液pH 值。结果:治疗组1例(3.4%)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11例(42.3%)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二组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2、4、6日胃液pH 值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7(3):130]④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分三组分别用3种大黄醇提片(Ⅰ号片为药用大黄,Ⅱ号片为掌叶大黄,Ⅲ号片为唐古特大黄),每片重0.26g,相当于生药1g。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共治疗312例,总有效率为92.1%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50]⑤ 急性黄疸性肝炎:用大黄注射液(每ml含生药0.5g)40~60ml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清降至85.5μmol/L(5mg%)以下停药。共治疗100例,结果表明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北京中医,1989,(2):25]⑥ 急性肠梗阻:用制大黄研成粉,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每次9g(老人和小儿减半),每日2次。共治疗44例,结果有效率为97.7% 。[陕西中医,1984,(8):33]⑦ 高脂血症:用大黄冲剂(每包含6g)口服,每天1包,睡前服,连服60天,共治35例。结果:降低总胆固醇总有效率为87% ,降低甘油三酯总有效率为71% ,降低-β-脂蛋白总有效率为60%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6):31] ⑧脂溢性皮炎:用大黄100g,冰片20g,浸入食醋250g中制成大黄冰片酊,密闭,7天后取用。用时先以75% 的乙醇消毒患处,再涂大黄冰片酊,每日3~4次。共治疗45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上海中医杂志,1988,(9):34]⑨ 急性脑室出血:72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中药方剂中加用大黄,对照组在中药方剂中加用水角。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显着进步8例,进步9例,无变化1例,恶化或死亡7例,总有效率77.14% ,对照组分别为6、8、6、5、12例,总有效率54.05% ,二组比较 P<0.05。[中国中医急症,2003,12(4):307]瑏瑠 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67例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大黄治疗分为大黄和非大黄治疗组,观察二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67例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34例患者为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缓解率为82.3% ;33例患者为非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率42.4% ,二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大黄治疗组与非大黄治疗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 、63.6% ,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20.0% 、66.7% 。二组间相差显着。[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38]瑏瑡 慢性肾衰:42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二组进行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以观察大黄的治疗作用。特别是远期疗效。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机理。通过28个月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长期口服小剂量大黄制剂,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大黄组进入终末期肾衰(22.7%)明显少于对照组(55.0%)。[新中医,2001,33(5):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