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235页(1241字)

【药物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志》

【概述】本品又名北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台湾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带叶茎枝。主产于河南、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湖南、浙江等地,黑江、山西、江西、陕西、福建、湖北、江苏、青海等地亦产。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阴干或晒干,或蒸后干燥。

【药性】味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

【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酸疼痛,筋骨痿软,足膝无力,常与续断、杜仲、脊等同用。

2.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若痹证经久,肝肾不足,兼见气血虚衰,筋脉失养,可配独活、地黄、当归、防风、膝等同用。

3.用于肾气虚衰引起的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腹痛腰酸,可配川断、阿胶、艾叶等同用。

此外,近年来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头痛头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敷。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槲寄生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如3′甲基李素、3′甲基鼠李素 3-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葡萄糖苷等;含三萜类化合物有β-香树脂醇、β-乙酰基香树脂醇、β-香树脂二醇、羽扇豆醇、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等;还含丁香苷等苷类。

2.药理作用 槲寄生新鲜叶的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槲寄生注射液对离体心冠状动脉呈舒张作用,显着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呈先抑制后增强作用;槲寄生注射液对动物垂体后叶素所致的T波高耸和S T段抬高的心电图改变有保护作用,并能显着降低缺血心肌的耗氧量;槲寄生总苷注射液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呈明显的抑制作用,槲寄生总苷能显着抑制动脉内血栓形成;新鲜白果槲寄生植物汁能使吞噬细胞指数明显增加并恢复正常;槲寄生总碱对Lewis肺癌,S37实体型肿瘤、EAC、S180、ARS及L1210白血病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较明显的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肺转移的作用。

附注:据考证,古代所用的桑寄生系来源于不同属的数种植物,除了现作桑寄生入药的钝果寄生属(Taxillus)等外,还包括槲寄生,故二者功效基本相似。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桑寄生和槲寄生分作二条收载,但功效可以互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