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31页(1202字)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旁其、矮樟根、土木香。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块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称“乌药个”;趁鲜刮去外皮,切片干燥,称“乌药片”。
【药性】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效】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用】
1.用于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以寒凝气滞者尤为适宜。如胸腹胁肋闷痛,多配香附、甘草同用,方如小乌沉汤;治脘腹胀痛,可配木香、青皮、莪术等同用;如治胸膈满闷,上气喘急,常与沉香同用,方如四磨汤;若治脘腹痞满,大便秘结,喘逆,加用大黄、枳壳,方如六磨汤、六磨饮子;治痢疾腹痛后重,常与黄连、白头翁等药配用。
2.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寒疝疼痛,经行腹痛及产后腹痛。若寒疝少腹痛引睾丸,常与小茴香、肉桂等同用,方如暖肝煎;再加川楝子同用,则为天台乌药散。治寒凝气滞,血行不畅之经行腹痛,经水不调,常与当归同用,方如乌药散;如治产后恶露不绝,少腹冷痛,常与炮姜、当归、川芎同用。
3.用于下元虚寒,气化无权之尿频、遗尿或小便不通,常与益智仁、山药同用,方如缩泉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气虚及内热之证禁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乌药根含乌药醇、乌药环氧内酯、乌药内酯、异乌药内酯、新乌药内酯、乌药根内酯、乌药烯醇、乙酸乌药烯醇酯、乌药根烯、乌药烯、氧化乌药烯、异氧化乌药烯、异呋喃大犄牛儿烯、乌药酸。另含木姜子碱,波尔定碱,网叶番荔枝碱等。
2.药理作用 乌药对胃肠道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挥发油内服能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外涂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疼痛;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从而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水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高效抑制作用;鲜乌药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乌药根醇提取物对离体气管有抗组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