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372页(875字)

【药物出处】:《新修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彼子、榧实、赤果、香榧。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亦产。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药性】味甘,性平。归大肠、胃、肺经。

【功效】杀虫,消积,润燥。

【应用】

1.用于绦虫、钩虫、蛲虫、蛔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治寸白虫,常配槟榔、芜荑等同用;治钩虫,配百部、雄黄、大蒜等;治蛲虫,可配萹蓄、槟榔。

2.用于肺燥咳嗽。轻者,单用炒食即可;重者,宜配沙参、麦冬、阿胶等同用。

3.用于肠燥便秘,可单味食用,或配火麻仁、郁李仁、当归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宜小量常服。

【使用注意】脾虚泄泻或肠滑大便不实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榧子含脂肪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 。

2.药理作用 榧子油有驱钩虫作用。

3.临床报道 小儿蛲虫病:用榧子(去壳取肉,焙)、生大黄各等份,研末,开水冲服,日服3次,每次(年龄+1)×0.4g,连服1周。共治疗 9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100% 。[黑江中医药,1991,(5):3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