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30页(2124字)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一般在出生后4~7d发病,故俗称“四六风”、“七日风”,亦称“脐风”或“锁口风”。随着我国城乡无菌接生的广泛推广,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未消灭。

【病因】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其芽孢抵抗力强,煮沸1h或高压蒸气(120℃)10min方可杀灭,石炭酸溶液中需10~12h,含碘消毒剂或环氧乙烷亦可杀灭,而普通消毒剂则无效。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在耕地中较多。用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剪刀、线绳、纱布进行断脐、结扎和包扎脐残端时,破伤风杆菌即进入脐部,包扎造成的缺氧环境更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挛毒素沿神经干、淋巴液等传至脊髓和脑干,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苷酯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甘氨酸等抑制性传导介质,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收缩。此毒素也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等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14d,多数4~8d;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愈高。从症状出现到首次抽搐为痉挛前期。最先出现的症状是口不能张大,乳头不易塞入口中,哭闹。随后牙关紧闭,面部肌肉紧张,口角外牵,呈苦笑面容;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肌肉持续收缩伴发作性强制性痉挛,但神志清楚。喉肌和呼吸肌痉挛可引起窒息、发绀;膀胱和直肠括约肌痉挛可致尿潴留和便秘;肌肉痉挛可致体温增高,此期亦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经合理治疗渡过痉挛期者,1~4周后痉挛渐减轻且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需2~3个月。

【诊断】

根据消毒不严的接生史,出生后4~8d发病,有典型的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即可诊断。早期仅有哭闹、吃奶困难时可用压舌板检查口腔,压舌愈用力、张口愈困难,可帮助诊断。

【治疗】

1.护理与营养 ①置患儿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各种必要的护理与治疗应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尽量采用静脉用药。②病初应暂禁食,痉挛减轻后用胃管喂养,插胃管前应使用镇静剂,每次喂奶量不宜太多,避免呕吐及发生窒息。

2.抗毒素 可中和游离的毒素,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2万 u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亦可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3000U肌内注射。TIG较 TAT半衰期长,且不会产生血清病等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

3.止痉药 常用者有下列几种:

(1)地西泮(安定) 为首选药,每次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每4~8h1次,作用迅速,但半衰期短。

(2)苯巴比妥钠 入院时可缓慢静脉注射15~20mg/kg,维持量为每日5mg/kg,均分每4~8h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10%水合氯醛 0.5ml/kg,胃管或肛门注入。作为发作时的临时用药。

(4)氯丙嗪 每次1~2mg/kg静脉滴注,每4~8h重复2次。现已较少应用。

临床常选择安定单独应用,或安定与苯巴比妥钠每4~6h1次交替使用;效果欠佳者临时可加用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早期宜静脉给药。止痉药物的使用量以控制患儿在无刺激时无痉挛、刺激时仅肌张力增高为度。痉挛减轻后即可延长间隔时间或减少药量,逐渐停药。

4.抗生素 青霉素每日20万 U/kg或用头孢菌素,通常用药7~10d,可杀灭破伤风杆菌;也可用灭滴灵。

5.脐部处理 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涂抹碘酒,再脱碘;并在脐周注射TAT300U。

【预防】

①接生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紧急情况下断脐剪刀可用2.5%碘酒涂抹,待干后使用,结扎线亦应在碘酒中浸泡后使用。②脐残部曾经不当处理者,可在24h内将残留脐带剪去一段,重新结扎,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以碘酒,并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75~250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