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和副伤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313页(2695字)
伤寒(typhoid 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分别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或)肠穿孔。患儿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病程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伤寒和副伤寒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为多。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本病潜伏期约3~40d,平均2周。年龄愈幼,表现愈不典型,随年龄增长,症状接近成人。
【临床表现】
1.初期 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体温渐上升,于5~7d达39~40℃ ,伴全身不适,纳差等。
2、极期 病程第2~3周,持续高热不退,一般约10~14d,中毒症状加重,出现伤寒面容(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对周围反应迟钝)多伴腹胀、腹泻。在胸、腹、背部可见到散在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称玫瑰疹。肝脾多肿大,可有相对缓脉。 重症可出现惊厥,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
3.缓解期 病程第4周,体温呈弛张型下降,症状逐渐减轻,病情好转。
4.恢复期 相当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食欲增加,一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不典型或轻型病例较以往多见。起病一般较急,多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相对缓脉不明显,中毒症状多数较轻,玫瑰疹亦少见,呕吐,腹泻较多见。肝大较脾大突出而且常见。病程一般较短,并发症以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为多,而肠出血及肠穿孔少见。婴儿伤寒起病急,重症多伴有高热、惊厥、腹胀、呕吐等,病死率较高。
【并发症】
1.肠出血 多见于第2周,有腹泻者较易发生。出血量多少不等,少者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多者出现黑粪或紫红色血便,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2.肠穿孔 肠壁溃疡侵蚀浆膜则致穿孔,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病人感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及休克症状,1~2h后症状短暂缓解,不久又出现高热、腹胀、腹壁紧张及压痛、肝浊音界消失。小儿症状多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亦多见于第2、3病周。
3.支气管肺炎 病程中常有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多见于婴幼儿。
4.其他 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肾炎等。
【预后】
副伤寒一般潜伏期短,起病急,中毒症状轻,并发症少,但易复发。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多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常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病原学检查 ①血培养:发病第一周阳性率可达 80%以上。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且出现早,持续久,不论病程早晚均宜进行骨髓培养。③粪便培养: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
3.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即肥达反应,起病第1周末出现阳性,4~5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当“0”>1∶80及“H”>1∶160有诊断意义。若二次阴性,5~7d复检一次,效价升高,则有诊断意义。
【诊断】
1.疑似病例 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
2.确诊病例
(1)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弛张热)、畏寒、精神萎靡、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2)末梢血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减少。
(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1),(2)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项。
【治疗】
1.一般治疗 胃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2周,卧床休息,给以流质饮食,补充维生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给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抗菌治疗
(1)氨苄青霉素:每日100~200mg/kg静脉滴注,退热后改为口服,疗程2周以上。
(2)丁胺卡那霉素每日:8~10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周。
(3)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肟钠每日50~100mg/kg静脉滴注,疗程5日,但价格昂贵。
(4)喹诺酮类:此类药对近年国内流行的耐氯霉素伤寒菌株疗效较好,但副作用大,且可抑制哺乳动物的软骨生长,故儿童慎用。常用的有氟哌酸每日25~30mg/kg分3~4次口服。
(5)氯霉素:每日50mg/kg分3~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热退2~3d后减半量,继服2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