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461页(2503字)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pRTA)的主要病理缺陷是近端肾小管再吸收HCO3-障碍。
【病因】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的病因不明,可以散发也可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继发性者见于Fanconi综合征(原发性近端肾小管多种功能缺陷)、脱氨酸尿症、肝豆状核变性、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重金属(铅、铜和银)中毒和维生素D缺乏等。
【发病机制】
正常近端肾小管主要通过 Na+-H+交换再吸收HCO3-,Na+-H+ATP酶(质子泵),能分泌 H+,H+与小管腔液中的 HCO3-结合成H2O,CO2可自由弥散进入细胞并与OH-—结合成H2CO3,然后在细胞内另一型碳酸酐酶作用下再次被分解为H+与HCO3-,HCO3-在细胞基侧被吸收回血循环,而H+被再次排人肾小管腔内。通过上述机制近端小管能吸收肾小球滤出液中85%HCO3-。在 pRTA 患儿,由于 Na+-H+ATP酶的缺陷或碳酸酐酶的功能不全,HCO3-吸收发生障碍,只能吸收60%HCO3-,余下的在远端肾小管中被再吸收15%,而最终有25%HCO3-随尿排出体外,使尿呈碱性。但当血液中HCO3-下降至15~18mmol/L时,肾小球滤出的HCO3-显着减少,并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故尿液为酸性,pH值可降至5.5以下。
近端肾小管再吸收Na+减少,使远端小管液中Na+增加,由于Na+和K+的竞争吸收,使K+吸收减少,患者出现显着的低钾血症。随着NaHCO3的大量排出和细胞外液容量降低,醛固酮分泌即增加,进一步加重了低钾血症。同时因促进Cl-吸收,导致高氯血症。
【临床表现】
遗传性特发性pRAT多为男性,继发性者无性别差异。常见幼儿期出现酸中毒和低钾血症表现,如无诱因的恶心呕吐、厌食、乏力、活动后气促和肌无力等。患儿常有多尿,易致脱水。长期酸中毒使患儿生长发育迟缓。但多数无骨骼改变,肾结石少见,不出现肾钙化。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自愈。也有部分病例可呈不完全型,仅有尿生化改变而无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血HCO3-和K+显着降低,CO2结合力低下,血氯显着增高。但阴离子间隙可以正常。
2.尿液检查 尿pH>6,相对密度与渗透压降低;当酸中毒加重、血 HCO3-<16mmol/L时,尿pH值可降至5.5以下。
3.HCO3-排泄分数(FE HCO3-)
(1)口服法:由每日口服 NaHCO32~10mmol/kg起,逐日增加剂量直至酸中毒纠正,然后测定血和尿中的HCO3-和肌酐(Cr),按下式计算:FE HCO3-=(尿 HCO3-/血 HCO3-)÷(尿 Cr/血 Cr)X100;FE HCO3->15%为 pRTA,<5%为 dRTA,15%~5%之间为混合型。
(2)静脉滴注法:用5%NaHCO3500ml,按3mmol/h速率滴注以提高血 HCO3-,直至正常,然后测定各项指标按上式计算 FE HCO3-。
4.氯化铵负荷试验 口服氯化铵0.1g/kg,1h内服完,3-8h内收集尿液,测量pH值,能降至5.5以下为pRTA,若不能降至5.5以下为dRTA。但小儿尽可能不做,以免造成严重酸中毒。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有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和生长迟缓,血液检查有持续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必须考虑RTA。若有以下特征有助pRTA的诊断:①当血HCO3-降至16mmol/L以下,尿pH<5.5。②FE HCO3->15%。③尿钙不高,临床上无明显骨骼改变。肾结石和肾钙化。④氯化铵试验阴性。伴有其他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糖尿、氨基酸尿、磷酸尿等者,须注意与原发Fanconi综合征、胱氨酸尿症、肝-豆状核变性、毒物与药物中毒等相鉴别。
【治疗】
1.纠正酸中毒 可服用碱性药物或缓冲剂。
(1)碳酸氢钠:每日5~10mmol/kg分次口服。因为此药对胃有刺激胃酸分泌和产气的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2)枸橼酸缓冲液:可用多种枸橼酸合剂,每升含枸橼酸钾、钠各100g;糖浆适量。剂量因人而异,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可以长期服用。
2.补充钾 患儿常有低钾血症,有时甚至表现为周期性麻痹,故口服碳酸氢钠者须注意补充钾。应用枸橼酸缓冲液者,因已含钾,不必额外加服钾盐。因为氯化钾会加重高氯性酸中毒,不宜长期使用。
3.应用利尿剂 因氢氯噻嗪能提高近端小管 HCO3-肾阈,可减少碱性药或缓冲剂的用量。剂量为每日1~3mg/kg,分3次口服。
【预后】
预后良好,多数能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因此,及时诊断、治疗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