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码头
书籍:澳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南人民出版社《澳门手册》第256页(651字)
码头是在江河沿岸及港湾内供停船时装卸货物与乘客往来的建筑设施。据统计,80年代中期,全澳共有45个码头,其中外港1个,内港38个,其余6个分布在离岛。至1990年,全澳共有42个码头,其中外港1个,内港34个,其余7个分布在离岛。码头总数较前期减少3个。内港34个码头,从林茂塘至妈阁,南北全长2000余米,为扩大内港码头规模,适应对外贸易发展,澳门政府早在1980年即提出重建内港码头计划。如:五号A码头(南光旧码头)至31号A码头,向外填海27米,旧式木质结构码头拆除后替代以新式钢筋水泥结构的新码头,楼高4~5层,增加了存货总量,码头平均拓宽至7米,大大改善了码头交通运输条件。1990年,澳门政府再次颁布内港重整计划,将内港划分为3个不同功能区,但此计划由于种种原因被搁浅。澳门码头用途上,除客运、货运、客货两用及渔业专用之外,还有澳门政府用码头及其他商用码头。内港第1号和第31号码头为政府用码头,第12号码头为“海上皇宫”专用码头。离岛除凼仔岛与路环岛各有一个小轮船码头外,还有九澳发电厂码头、水泥厂码头和路环石排湾货柜码头等。新建的九澳深水港口第一期工程业已完成,第二期工程也将竣工。外港(新口岸)码头是于1983年2月由飞翼船码头与大码头合并而成,统称为澳港码头或港澳码头。1985年竣工的第44号粤通码头为内港码头中惟一的客货两运码头,经营者为澳门粤通船务公司。自政府内港码头重建计划实施后,内港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及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