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要思想家、着作及事件的评价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14页(3936字)

对中国历史上一些主要思想家的经济思想、着作及有关社会经济改革事件的评价,分歧较多的有:

对孔丘经济思想的评价。有的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孔丘鄙视劳动,不重视社会经济问题,反对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是保守思想的代表;有的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认为孔丘的均贫、薄敛和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经济伦理思想,都是有进步意义的;有的则认为孔丘的经济思想中既有保守面,也有进步面,既有对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又有反映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对孔丘经济思想的阶级性,由于对古史分期问题所持的观点不同,或认为属于奴隶主阶级,或认为属于封建领主阶级,或认为属于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意见中,有的认为是奴隶主阶级中的顽固派,有的认为是奴隶主阶级中的开明派;认为属于封建领主或新兴地主阶级的意见中,有的认为是倾向于保守派,有的认为是倾向于进步派,看法不尽相同。

对于孟轲经济思想的评价。分歧之点,基本上与对孔丘的相同。在阶级属性方面,一般都认为他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但也有人认为应属于领主阶级思想家。对于孟轲的恒产论、分工、价格及重视工商等观点,一般的是肯定多于否定。但对孟轲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学术界许多人认为是一种反动的理论,但也有的认为,所谓反动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而在当时,这种理论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

对于墨子经济思想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墨学是“显学”,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它的“兼爱”、“交利”论是否定阶级斗争、麻醉和瓦解劳动人民的理论,反映了兼并战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主集团的要求,力图造成一个与奴隶主阶级联合统治的阶级合作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墨家学派是广大自由民小生产者阶层的代表,它重视劳动,提出了一套治国利民的主张,但却没有提出改变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只是力图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求生存。对于后期墨家提出的价格理论,一种意见认为,它已认识到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并已觉察到商品价格的高低要以商品内在价值为依据。另一种意见认为,墨家根本不知道商品价值,更不懂得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它仅是一种直感的逻辑推理。

对于老子》的经济思想的评价。一般都认为它那否定社会进步、反对发展生产的“小国寡民”思想是落后倒退的思想。但有的对它在认识社会矛盾方面的敏锐性和正确性,也予以肯定的评价。多数认为老子是没落统治阶级思想的代表,但也有的认为老子反映了下层民众和农民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和逃避的思想。

对于商鞅经济思想的评价。学术界对他的经济政策的成就都是肯定的。但是对于这些经济政策本身的理论意义,有的认为,它仅适合于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只是在极个别、极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缺乏实践和理论的普遍意义。

对《管子》一书经济思想的评价。一般都认为这是属于法家、尤其是齐法家的作品。但也有的认为,《管子》谈法,总是与谈利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而且对统治者的用法是有限制的,它有别于法家的极端法治主义思想,因此,不能把它同法家思想等同起来。对于《管子》经济思想的阶级性,有的认为是代表了新兴商人阶级的思想,有的则认为是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对于《管子》书中“轻重理论”本质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封建王权与商业精神的混合物,有的认为是“专指物价政策而言”,有的认为不只是商业和物价,而是包括了“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封建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对于《管子·轻重篇》的思想体系问题,有的认为它是一部专门讨论财政经济问题的书,与《管子》其他部分不是一个思想体系。有的认为《管子》全书的中心明确,自成一体。有的则肯定《轻重篇》与《管子》其他部分同属于一个思想体系,同属于一个学派之作。对于《管子·侈靡篇》的写作时代,一种意见认为是西汉初期:一种意见认为是战国末期,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战国中后期。

对于董仲舒限田思想的评价。一般都认为这种限田思想对限制土地兼并及缓和阶级矛盾方面有积极意义。但也有的认为,董仲舒只提官僚地主的土地兼并,不提商人对农人的兼并,有片面性。

对于桑弘经济思想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桑弘羊的经济观点是继承了法家思想,盐铁会议上的斗争是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大论战。另一种意见认为,桑弘羊的经济观点绝非法家观点,而是代表商人阶级的观点,盐铁会议的论战,也非儒法观点之争。对桑弘羊所推行的经济政策的评价,大多认为它促进了封建国家的巩固,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但也有人认为,桑弘羊的经济政策是一种掠夺性政策,它打击和扼杀了商品经济和独立商人的正常经营,使此后商品经济长期衰败而难以恢复,因此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对于王莽改革事件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王莽以土地国有制替代土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他的“六管”政策是把农业以外的一切生产、流通都控制起来,加强对人民的掠夺,代表了最腐朽的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另一种意见认为,王莽改革虽不成功,但他从理论上认识到必须改变土地私有制和禁止土地买卖,才能防止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他的“六管”政策中关于评定市场物价、注意计算成本等思想,是对前人理论的发展,有其合理的地方。

对于王安石变法事件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王安石变法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抑兼并,济贫乏。另一种意见认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主要手段不是抑豪强地主,而是加重对下层民众的课税侵夺。它既没有支持中小地主,也没有对农民作出让步。

对于陆贽的货币理论,大多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货币数量论。但也有的认为它同休谟、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在表达形式上相似,而所概括的内容和所反映的对象,均有本质的不同。

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有的认为它是企图在小生产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有的认为并非空想社会主义,因为它并未否定土地私有制,也未提出土地私有的根源,以及如何对待原有的封建土地关系。而且在封建时代也没有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也有的认为《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其性质是反动的。有的则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因此,不能认为它的性质是反动的。有的认为既要看到它的革命性、进步性,也要指出其落后的、反动的一面。有的认为,它的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根本的,空想虽然错误,但未必就违背社会发展要求,而错误并不就是反动。

对于冯桂芬经济思想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冯桂芬的经济思想具有突出的敌视农民起义的特点,因此,它的反动面占主导地位,且具有买办性,是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先导。另一种意见认为,冯桂芬的经济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改革派进步思想的传统,基本上应予肯定。

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它设想了一种以财产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计划经济、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和种族差别、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因此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另一种意见认为,康有为的大同社会里还有商业富人和各业富人,是把资本主义的制度和原则加以理想化,因此,这些设想都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范围。

【参考文献】: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

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修订本)

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

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

上册,黑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孙引、姚家华:《中国经济思想史简明教程》

《财经研究》编辑部1983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