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模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59页(1420字)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学界越来越重视对经济模式的理论研究。然而目前仍有些人不赞同使用经济模式这一概念和进行这方面的理论探讨,担心这样做会不从我国实际出发,套用别国模式,导致教条主义,因而提出了“破模式论”的呼吁。针对这种看法,有的论者指出这样两点:第一,所谓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指的不是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经济体制,而是对现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抽象,是根据经济体制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规定性对经济体制所作的理论分类。第二,提出经济模式概念和划分经济模式类型,对于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一种经济模式向另一种经济模式过渡,是打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具体形式对生产力的束缚,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革命。正如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一样,没有经济模式理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可能健全开展。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否需要制定总体规划,确定目标模式,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在有的论者明确指出,选择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从来是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或者说建立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既不同于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又不同于没有宏观控制、完全分散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把计划和市场内在地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它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避免由于片面强调计划、排斥市场或者片面强调市场、排斥计划所可能带来的弊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比较经济设想小组:《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变的目标模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现在有的人对于上述关于目标模式的主张还有一些顾虑,而认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的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经过进一步完善,仍可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因此这仍然是一个需要续续探讨的理论课题。

【参考文献】:

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历史经验总结小组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1983年。

薛暮桥:《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续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于光远:《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国光:《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有林、赵少平、王梦奎:《经济改革文丛》(第1辑-第4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