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58页(2243字)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方针之后,我国经济学界就有关对外开放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一,关于国际分工问题 近年来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取得的主要进展是:从过去漠视、敌视乃至否定国际分工,转变为承认和利用国际分工。许多人指出,实行对外开放不是主观的、随意的,国际分工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虽然资产阶级几百年来编织的国际经济联系的链条被打开了一些缺口,但是国际分工并没有因此被消灭,它只不过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身的性质而已。国际分工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来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国际分工的发展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表现一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的存在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存在不同性质国家的条件下,国际分工又必然体现着各国社会制度、包括生产关系的性质。我国不能置身于国际分工之外,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国际分工条件,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同时,又要在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坚持贯彻平等互利原则,不容许再现过去帝国主义对我国的那种掠夺、奴役、压迫性质的国际分工关系(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第二,关于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评价问题 近年来在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理论的讨论中,有的人主张以比较成本学说作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理论基础,有的人则反对这种看法,也有人持比较中间的态度,认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李嘉图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比较成本学说作为资产阶级对外贸易理论不可避免的有其阶级局限性。它维护资本主义国家以强凌弱的旧式国际分工秩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获取比较利益上的最大好处提供理论依据。但是,比较成本学说也有其合理的内核,即在国际商品交换中,作为判断标准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生产商品耗费劳动的绝对量,而应是比较成本。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利用比较成本学说中合乎科学的内容,为更好地开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服务。
第三,关于价值规律在世界范围内作用的变化问题 这个问题近几年争论的焦点在于:价值规律在世界范围内作用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与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之间发生了不等价交换,因而前者剥削了后者。有的经济学家对此持肯定意见,认为价值规律在国际应用上的变化集中表现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等价交换,国外有的经济学家甚至因此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要同世界市场决裂的主张。我国经济学界的不少人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在界今当世上确实存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但是,这不是由于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世界市场上存在垄断价格所致。对于这种不等价交换,第三世界国家理所当然要团结起来,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不能以所谓价值规律在世界范围内作用的变化作为同世界市场决裂的“理由”(袁文祺:《关于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作用的初探》,《世界经济》1980年第9期)。
第四,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 有的研究者在总结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时指出,近年来,针对我国外贸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初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主要是企图改变过去我国对外贸易由外贸部门独家经营的状况,扩大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经营对外贸易的权限,调动地方、部门和企业经营对外贸易的积极性。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在国内抬价抢购货源,在国外竞相压价出口,这就损害了国家利益,因而不得不把下放的外贸权限重新收回。针对这种情况,有的研究者指出把集中领导与分散经营适当结合起来,是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并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明确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并规定可行的步骤付诸实施(郑拓彬:《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问题》、季崇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以上两文均刊登于《经济研究》1984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历史经验总结小组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1983年。
薛暮桥:《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续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于光远:《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国光:《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有林、赵少平、王梦奎:《经济改革文丛》(第1辑-第4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