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74页(1826字)

我国对美国“南方文学”的研究是与整对个美国文学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但其主要研究成果却出在1980年以后。

1978年,李文俊的《美国“南方文学”简介》(《外国文艺》1978年第2期)扼要介绍了“南方文学”概况。这篇短文可以说是“南方文学”研究的起点。在这之前,“南方文学”没有作为一个范畴进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只是偶有福克纳的作品和有关评论的零星译介。

从1980年起,有关“南方文学”的论文、译文逐渐增多,多数以福克纳为研究重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李文俊选编的《福克纳评论集》和他为《美国文学简史》(下)写的《威廉·福克纳》(《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2辑)一文。《福克纳评论集》收入了国外权威性的评论文章和有代表性的评论意见以及福克纳年表、参考书目等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并撰有前言,介绍福克纳作品的主题特征和艺术手法特点。《威廉·福克纳》一文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指出这些作品从整体上讲是美国南方200年来社会变动的反映,在描写南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的同时,表现了现代人所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该文还指出了福克纳小说技巧的独到之处,如“多角度”、“时序颠倒”、“象征”、“对位”等。福克纳的代表性作品《喧哗与骚动》曾由李文俊节译第一部分发表,并附有《意识流、朦胧及其它》(《外国文学季刊》1981年第2期)一文进行评介。后再由李文俊将全书译出,辅以百余条注释,并写了《〈喧哗与骚动〉译余断想》(《读书》1985年第3期),介绍该书及其翻译情况。这部书是福克纳长篇小说的第一部中译本。李文俊有关“南方文学”的文章还有《美国的南方文学》(《百科知识》1983年第11期),《从海洋到闪烁的海洋——战后的美国文学》(《文艺报》1979年第4期)。

另外,董衡巽的《美国现代文学述评》(《外国文学动态》1980年第1期)一文中有《南方文学》一章,以福克纳为重点分析了南方文学的历史背景、思想倾向和艺术手法;李宇伟的《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文学报》1982年9月2日)指出了福克纳作品中结构的整体性,叙述的主体手法,象征手法;郭群英的《威廉·福克纳与意识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指出作品中各叙述者与叙述手段的关系。

除了以福克纳为中心的评介外,施威荣的《当代美国小说概论》(《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介绍了二次大战后南方文学的概况,指出由于南方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一代的南方作家正在开拓新的创作领域,努力摆脱福克纳的影响;董鼎山的《南方的传统》(《读书》1984年第6期)介绍了一些南方当代新作家,认为这些作家中有些已不再囿于南方的历史,南方的传统正在慢慢消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梅的文章:《怪诞——美国现代南方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5辑),该文指出充斥南方小说的怪诞形象、怪诞行为,认为促使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第一代南方作家来说是历史剧变带来的痛苦,对于第二代来说则是现代人共有的苦恼。作者进而分析了这种怪诞特征与整个西方文学传统的联系。

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上。袭子的《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绿头巾想到的》(《读书》1980年第9期)介绍了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对这部作品的看法,认为其不无合理因素,但仍需辅以社会历史批评,才能全面理解作品意义;卜珍伟、江山的《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时间关系》(《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安排了作品中的事件,认为艾米丽以及南方的悲剧在于否定时间的存在,忽视社会的变迁;赵毅衡的《畸形社会孤独者的哀音》(《名作欣赏》1982年第2期)分析了南方女作家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认为这一古怪故事的真正用意在于指出,哪怕是无所不能的爱,也冲破不了人的永恒的孤独状态。

从整体上看,“南方文学”的研究时间不长,然而成绩是显着的,有了一些质量较好的论文和一部具有代表性作品的中译本。但有待研究和评介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对福克纳以外的作家作品的评介还需要大大加强。

分享到: